當前位置:首頁 > 醫源資料庫 > 在線期刊 >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 2012年第12卷第9期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來源: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作者:劉志軍,楊 虹,王利群作者單位:050000 河北石家莊, 2013-2-26

摘要: 【關鍵詞】 膝關節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1 損傷側別及原因歐美一般內側損傷多于外側,而我國外側多于內側。2 損傷機制主要是間接暴力引起的。在伸屈運動中,半月板與脛骨平臺關系密切。...


【關鍵詞】  膝關節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

  1 損傷側別及原因

  歐美一般內側損傷多于外側,而我國外側多于內側。

  2 損傷機制

  主要是間接暴力引起的。在伸屈運動中,半月板與脛骨平臺關系密切。膝關節伸直時,半月板向前移動,屈曲時向后。而在膝關節旋轉內外翻時,它又和股骨髁一起活動使半月板與脛骨平臺間摩擦。因此,在膝關節伸屈過程中如果同時又有膝的扭轉內外翻動作,則半月板本身就出現不一致的活動,容易造成損傷。小腿固定,股骨內外旋或內外翻位,再突然伸直或下蹲的動作在體育訓練中非常多見,此時半月板處于不協調的運動之中,如果半月板受到擠壓更限制了活動范圍,則造成撕裂。這是半月板最直接的損傷機制。膝關節突然猛力過伸也可使半月板邊緣分離。

  3 損傷病理

  半月板損傷可在前角、體部或后角。

  4 癥狀及診斷

  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及體征。在損傷急性期,雖然可以假想有半月板損傷,但常因急性創傷性滑膜炎、疼痛、腫脹,不能詳查確認,因此,除有典型絞鎖存在或半月板明顯脫位突出外,多不能確認。此時,主要應除外其他急性外傷,以免漏診延誤治療。病史方面,多數病人有明確的受傷史。疼痛:一般認為,半月板損傷牽扯滑膜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在半月板撕裂即刻,往往合并滑膜損傷,或半月板移位牽拉滑膜,產生劇烈疼痛。尤以損傷側明顯。關節積液:受傷早期產生急性創傷性滑膜炎或同時有韌帶損傷,可引起關節積血而加重疼痛。慢性期在運動中因半月板異常活動牽扯滑膜,常出現少量積液,積液的多少與運動量及強度有一定的關系。響聲:膝關節活動時在損傷側可聽到清脆的響聲。有時伴有該側疼痛,響聲也恒定在一側。膝絞鎖:膝突然不能伸屈,即所謂“卡住”,往往出現在慢性期,當走路或做某個動作時突然膝不能伸屈,常伴有酸疼,即是絞鎖。這是破裂的半月板突然移位,塞在股骨髁與脛骨平臺之間引起的。有時病人再伸屈或扭轉時可自行“解鎖”(往往突然有疼響),或經推拿“解鎖”。固定在一側的絞鎖有意義。體征:所有體征在每個病人身上不一定都存在。診斷時就結合病史主訴綜合判斷。檢查時出現絞鎖有很大診斷意義,但并不常見。關節積液。股四頭肌萎縮:出現在慢性期有的癥狀的病例,尤以股四頭肌內側頭萎縮明顯。關節隙壓疼及突出:對診斷損傷的側別有決定性的價值。有突出而無囊性感,壓痛明顯慢為半月板損傷,突出非常明顯而圓滑者并有囊性感應注意是否為半月板囊腫。此外,也應除外半月板周圍炎、搖擺試驗、麥氏征、膝提拉研磨試驗、對可疑病例可做關節造影、MRI及超聲波檢查等輔助診斷。

  5 關于聯合損傷及鑒別診斷

  (1)半月板損傷時,由于暴力大往往合并其他損傷,常合并內側副韌帶斷裂、十字韌帶斷裂及關節軟骨損傷。檢查時就予以注意。急診檢查尤應警惕,不要漏診延誤治療。(2)膝關節的運動創傷很多,某些有和半月板損傷類似的癥狀或體征,應注意鑒別,防止誤認為半月板損傷,如髕骨軟骨病或股骨髁軟骨病或軟骨急性損傷可出現假絞鎖及類似半月板損傷的疼腫癥狀,要注意區別,慢性滑膜炎有時有類似半月板損傷的癥狀,尤其滑膜增生肥厚出現嵌頓癥狀時,很易混淆。

  6 治療急忙期和慢性期的治法不同

  6.1 急性期

  主要目的為治療急性創傷性滑膜炎。若關節積血明顯,應在無菌條件下用粗針頭于髕骨內或外邊緣的上方局麻刺入關節腔,抽出積血,用棉花夾板加壓包扎固定2~3周,其目的是減少活動、壓迫止血、減輕癥狀,如半月板為邊緣附著處損傷,經固定后還有再愈合的可能性。固定2~3天后即可開始超短波等治療,有利消腫止疼。如有“絞鎖”,應設法“解鎖”,以免長期“絞鎖”損傷關節軟骨。解鎖的方法:(1)膝伸屈,內收或外展小腿再內旋或外旋;(2)內外搖擺晃動;(3)過伸過屈等。

  6.2 慢性期

  陳舊的半月板損傷是不能再愈合的,但是可以通過妥善的治療使其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癥狀嚴重,疼腫明顯,經常絞鎖妨礙訓練者,應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根據情況可全切除,可部分切除。半月板切除后對運動沒有影響,但如已發生關節軟骨損傷商用關節病,效果不佳。癥狀不太嚴重者,可通過針灸推拿、外敷中藥等保守治療方法緩解癥狀,使其基本不妨礙訓練或妨礙減輕。以右側半月板損傷為例,患者仰臥位,放松患肢,醫者用左手施按揉法于髕骨下髕韌帶和側副韌帶之間。右手握踝部,徐徐屈曲膝關節并內外旋轉小腿,然后伸直患膝,再在髕骨上下緣及股四頭肌部施以滾法促進血液循環。接著按揉兩膝眼、膝陽關、曲泉、鶴頂諸穴,最后用擦法于患部以透熱為度。 復位療法以外側半月板損傷為例,患者仍然取仰臥位,自然屈曲患肢,醫生面對患者站于一側面,一手握住足踝部,另一手拇指按壓外側半月板疼點,余四指扶持膝關節部。握足踝部之手,首先使患膝屈曲,然后使小腿內收、外旋,再逐漸使膝關節伸直;另一手拇指順關節間隙向下按壓外側半月板之外緣,偶爾可聽到半月板破裂處的閉合聲。如內側半月板抓傷,復位時使小腿外展、內旋,同時使膝關節伸直,另一手復位方法相同。

  6.3 外敷中藥

  白及30g,白芍30g,甜瓜子 30g,合歡皮30g,續斷 30g,千年見 30g,土鱉蟲 15g,遠志 15g,萆薢 15g,三七 15g,廣木香 15g,甘草9g。上藥共研細末,先用水調勻,然后加雞蛋清調敷,可逐寒、散瘀、消腫、止痛、續筋。按摩配合中藥外敷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不僅能讓嵌頓的半月板回復到原來的解剖位置,還能修復合并損傷的滑膜、肌腱、韌帶等組織,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具有抗炎、散瘀、止痛、續筋、保持和增強關節功能,是一種安全方便、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法。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