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對照觀察運用脫水、改善微循環、針灸按摩及內服中藥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與傳統牽引、推拿療法對7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組治愈率為85。05),提示中西醫結合療法療效高于牽引、推拿療法。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療法。腰椎間盤突出。...
【摘要】 對照觀察運用脫水、改善微循環、針灸按摩及內服中藥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與傳統牽引、推拿療法對7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組治愈率為85.7%,有效率為97.1%;牽引、推拿對照組治愈率為74.3%,有效率為88.6%,兩者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中西醫結合療法療效高于牽引、推拿療法。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療法;腰椎間盤突出;針灸按摩
近2年來本社區開展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西醫結合療法,包括甘露醇脫水、紅花改善微循環、針灸按摩及內服中藥的綜合方法,與傳統牽引、推拿療法作對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70例取得了較滿意效果,現將臨床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近2年本社區共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72歲,平均49歲;有腰部外傷史者42例,無任何誘因者28例;單側椎間盤突出53例,雙側椎間盤突出9例,中央型椎間盤突出8例;腰脊柱側彎46例,前屈受限56例,后屈受限49例,棘突間旁側壓痛伴放射痛59例, 感覺障礙者64例,肌力減退者51例,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者26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者62例。70例均做腰椎CT。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
2 治療方法
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組及牽引、推拿對照組均以2周為1療程,2療程后評定療效。治療期間患者臥硬板床。
2.1 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組治療方法
2.1.1 西醫方法
5%葡萄糖250ml+紅花注射液15ml靜脈滴注qd,2周,20%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qd[1],1周。
2.1.2 針灸
針刺腰椎病變上下各一椎體的夾脊穴。一般選對稱腰夾脊穴兩組(四穴)、腎俞(雙),患肢的環跳、委中、殷門[2]、陽陵泉、足三里、昆侖、三陰交,每日1次,每次30min,連續針刺2個療程。
2.1.3 按摩
醫者用肘尖沿脊柱兩側的華佗夾脊穴用適當力度按推,自上而下移動,若肘尖下發現肌肉緊張或條索狀硬結,同時患者自覺有疼痛感時即為主穴,配八髎穴,用肘尖吸附于壓痛點處[3],以前臂帶動肘適當力度按推上述穴位,每日1次每次30min,連續2個療程。
2.1.4 中藥內服
血瘀型:治法補腎益氣、活血通絡,藥用:黃芪、太子參各20g,紅花、雞血藤、茯苓、熟地、杜仲各15g,當歸、赤芍、牛膝、川芎、威靈仙各10g。肝腎虧虛型:治法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藥用:熟地20g,黃芪、山萸肉、太子參、山藥、杜仲、茯苓各15g,牛膝、當歸、枸杞、赤芍、白術各10g。寒濕型:治法補腎活血、散寒除濕, 藥用:秦艽、桂枝、山萸肉、太子參各15g,獨活、威靈仙、桑寄生、赤芍、杜仲、牛膝、茯苓、白術各10g。濕熱型:治法補腎活血、清熱除濕,藥用:茯苓20g,黃柏、生地、黃芩、牛膝、山藥、蒼術、雞血藤、枸杞各10g,桑寄生、木瓜、杜仲各15g。伴腰痛及椎旁壓痛加狗脊、淫羊藿,如病久痛劇加三七、乳香沒藥[4],根據臨床癥狀辨證加減藥物。
2.2 牽引、推拿對照組治療方法
2.2.1 腰椎牽引
患者仰臥于牽引床上,分別栓緊胸固定帶和骨盆牽引帶,旋轉引輪使牽引帶逐漸拉緊,牽引力控制在20~40kg之間,每次30min,每日1次,連續2個療程。
2.2.2 推拿療法
(1)扌袞法;(2)拍擊法;(3)牽抖法;(4)腰椎過伸法[5];(5)屈膝屈髖旋腰法;(6)脊柱側扳法。每日1次,每次30min,連續2個療程。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原工作;有效: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3.2 結果
治療組35例,治愈30例,有效4例,無效1例,治愈率為85.7%,有效率97.1%。對照組35例,治愈26例,有效5例,無效4例,治愈率為74.3%,有效率88.6%。
4 討論
根據中西醫對本病發病機制的認識,解除腰椎間盤突出后所產生的神經根炎性水腫及缺血和腰下肢肌肉痙攣是治療的關鍵。因此,采用脫水、改善微循環、針灸按摩及補腎活血中藥內服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消除神經根水腫及缺血,緩解腰下肢肌肉痙攣改善神經根營養,從而達到解除神經根的壓迫,促使突出椎間盤回納的目的。甘露醇脫水可減輕神經根水腫;紅花改善微循環促進神經根周圍循環,改善神經根缺血缺氧狀態;針灸按摩具有舒筋活絡、活血通脈的作用,內服中藥有補腎養精、強筋壯骨、活血通絡、散寒除濕的作用,能促進腰、下肢的血液循環,減輕神經根水腫及促進炎癥的吸收,緩解腰、下肢肌肉痙攣減輕疼痛。在消除水腫情況下針灸、按摩加用改善微循環活血化瘀、益補肝腎等藥物其效果事半功倍[6],達到標本兼治。通過對7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對照觀察治療,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組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與牽引、推拿對照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組療效優于牽引推拿組,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較好方法。
【參考文獻】
1 管正通,李巨華.中西醫結合腰椎間盤突出非手術治療136例體會.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8,7(9):806.
2 李淑文,石汝清.針刺治療腰椎疾患引發坐骨神經痛的體會.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7,14(6):43-44.
3 陳明強.手法為主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200例.中國社區醫師,2008,24(362) :51.
4 董建華,方藥中,鄧鐵濤,等.實用中醫內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社,1984:558-564.
5 滕建國,張世林,劉澤惠.三聯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0例報告.中國社區醫師,2008,24(總第358):46-47.
6 孟慶麟,孟繁春.中西醫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12例.中國骨傷,1999,12 (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