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泌尿生殖道 支原體耐藥性 人型支原體(MH)、解脲脲原體(UU)是泌尿生殖道中非淋菌性炎癥中最常見的病原體。臨床已經證明,人型支原體、解脲脲原體可存在于人類的尿道、下生殖道及生殖腺中,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它們能引起人體的多種疾病,可導致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1],因而受到臨床醫生和生殖......
【關鍵詞】 泌尿生殖道 支原體耐藥性
人型支原體(MH)、解脲脲原體(UU)是泌尿生殖道中非淋菌性炎癥中最常見的病原體。近年來,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我國重點防治的性傳播疾病中已居首位。臨床已經證明,人型支原體、解脲脲原體可存在于人類的尿道、下生殖道及生殖腺中,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它們能引起人體的多種疾病,可導致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1],因而受到臨床醫生和生殖醫學專家的高度重視。由于感染人數眾多、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性和盲目性的使用及治療的不規范導致其耐藥菌株不斷增加增強,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對支原體、解脲脲原體進行分離培養和藥物敏感實驗,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提高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泌尿生殖道感染的153例解脲脲原體陽性藥敏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2011—2012年分離的153例MH、UU陽性標本,其中男性70例,女性83例。
1.2試劑方法用棉拭子取男性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精液,女性取宮頸分泌物,接種到UU-MH培養液中,再接種到實驗板試劑盒中,35℃~37℃培養24~48h進行分離鑒定和藥物敏感實驗。以上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由珠海銀珠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2結果
分離鑒定和藥敏結果的判讀嚴格按照說明書。153株陽性標本(86株為UU,67株為MH)。對10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見表1。強力霉素、交沙霉素對MH、UU耐藥率<1%,而環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藥率>50%。表1153株MH、UU對10種抗菌藥物耐藥情況
3討論
MH、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黏液膿性宮頸炎、盆腔炎、男女不孕不育、早產等發病率明顯增多,如對其所致感染不及時徹底治療,可導致反復發作遷延不愈。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特別是經驗用藥,導致其耐藥率也在不斷增加。藥物敏感實驗的開展,選擇性的使用抗生素是臨床治療MH、UU所致感染的有效途徑,也是控制耐藥菌株的重要方法。由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這一特殊結構使得它對影響細胞壁合成的藥物有天然的抵抗力,因此臨床多選用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2]。通常使用的喹諾酮類藥物是通過抑制細菌DNA的合成發揮其作用的,對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有較好的抗菌活性,但隨著近年來廣泛的使用,耐藥率在不斷增加。本次實驗結果足以說明喹諾酮類藥物對于MH、UU的抗菌活性下降。上述藥敏結果提示MH、UU對美滿霉素、司帕沙星、羅紅霉素、壯觀霉素、阿奇霉素耐藥率在26%~34%之間,近年來臨床常用于治療此類疾病,上述藥物耐藥率逐漸提高。對強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藥率均在1%以下,與國內其他地區的耐藥率相似,有可能是這兩類藥物現階段還較少用于臨床。所以本地區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當首選強力霉素、交沙霉素。但經驗用藥易產生耐藥株,臨床最好是根據藥敏結果,及時掌握耐藥變遷,正確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參考文獻】
1任翔,劉朝.婦科門診人群宮頸解脲支原體檢出情況及分群分型.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2,16(3):155-157.
2廖克興,徐沖.四種方法治療支原體感染的對比觀察.臨床皮膚科雜志,199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