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鍵詞】 琥珀 琥珀為石化的天然植物樹脂,埋藏地層中經多年轉化而成。琥珀的服法古代較講究,根據病情的不同,其服法也各異,如小兒胎驚,則用琥珀、防風各1錢,朱砂半錢,為末,豬乳調服:或麥門冬調服(《直指方》)。如治砂石諸淋,用蔥白煎湯沖服(《圣惠方》)。屬小便淋漓者,依據患者年齡,分別采用萱草煎湯、人......
【關鍵詞】 琥珀
琥珀為石化的天然植物樹脂,埋藏地層中經多年轉化而成。具有定驚安神、活血散痰、利尿通淋的功效[1]。常用于心悸失眠、驚風抽搐、癲癇、小便不利、尿血、尿痛等癥。琥珀的服法古代較講究,根據病情的不同,其服法也各異,如小兒胎驚,則用琥珀、防風各1錢,朱砂半錢,為末,豬乳調服:或麥門冬調服(《直指方》)。如治砂石諸淋,用蔥白煎湯沖服(《圣惠方》)。屬小便淋漓者,依據患者年齡,分別采用萱草煎湯、人參煎湯沖服,或作蜜丸、赤茯苓湯沖服(《普濟方》)。還有單用為散,燈芯湯下用治小便尿血(《直指方》)等。現代多采用研末過120目篩,沖服或入丸散。古代服法講究,但過于繁瑣,現代服法簡便,但氣味不適感強,不便吞服,沖服時細粉易飛揚損耗,加之每劑用量小(1.5~3g),損耗后,導致用量不準確,這樣藥物吸收的量就少,其生物利用度就低,難以達到治療效果。近年來,本院采用琥珀膠囊劑應用于臨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琥珀膠囊劑
(1)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研成細粉,過120目篩;(2)將琥珀細粉裝入0號膠囊內即得,每粒0.3g;(3)藥房調配人員根據醫生處方劑量調配相應的膠囊粒數,依照湯劑服法將每劑膠囊分成等份,囑咐患者,每次服藥時取等份琥珀膠囊,藥汁或溫開水沖服。
2討論
琥珀的主要成分為樹脂及揮發油[2],由于樹脂類不溶于水,應采用研末后直接服用。琥珀細粉沖服,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點,可以加快藥物在體內吸收,促進快速發揮藥物[3]。琥珀膠囊具有可掩蓋藥物不適氣味,使其整潔、美觀,容易吞服,也利于貯藏保管;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高,提高藥物的穩定性等特點。對服用量小,難溶于水的藥物,制成膠囊后,能增加消化道的吸收,提高療效。由此可見,琥珀膠囊不僅具有細粉沖服的特點,也克服了沖服時細粉易飛揚損耗,導致用量不準的特點,同時,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因此,琥珀膠囊是一種較理想的劑型。
【參考文獻】
1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
2凌一揆.中藥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5.
3曹春林.中藥藥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