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目的探討超聲造影在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通過超聲造影病灶增強的強度分為高-等-低回聲,分析膽固醇性息肉增強的特點,證實與手術后病理結果的相關性。結果在45例膽固醇性息肉中, 41例(41/45,91。4%)膽固醇性息肉多表現為蜂窩樣增強,7例(7/45,15。...
【摘要】 目的探討超聲造影在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通過超聲造影病灶增強的強度分為高-等-低回聲,分析膽固醇性息肉增強的特點,證實與手術后病理結果的相關性。結果在45例膽固醇性息肉中, 41例(41/45,91.1%)病灶增強快于肝實質,4例(4/45,8.9%)與肝實質同步增強,而其中38例(38/45,84.4%)膽固醇性息肉多表現為蜂窩樣增強,7例(7/45,15.6%)為整體增強;減退方式上,21例(21/45,46.7%)減退慢于肝實質,22例(22/45,49.7%)與肝實質同時減退。結論(1)超聲造影可提高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血流顯示率;(2)慢于或同步于肝實質減退及蜂窩樣增強對于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超聲造影;膽囊膽固醇性息肉;增強方式
超聲造影[1]是一種通過周圍靜脈注射超聲造影劑而進行超聲成像的新技術,而超聲造影劑是一種由微囊包裹的微氣泡,絕大多數直徑在2~6μm(單個紅細胞直徑6~9μm),自體外周圍靜脈注射后,可通過肺循環屏障進入全身動脈系統與血液循環。少量造影劑進入人體血循環后,利用氣體與血液間的聲阻抗差別,極大程度地增強了血液的回聲散射強度,能克服常規彩色或能量多普勒超聲的局限性,有助于評估微小血管內的低速血流。同時結合特異性造影成像技術,去除和/或分離出組織信號,提取造影劑信號,能特異性地顯示血管結構。在筆者所探討地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病變同樣利用超聲造影的原理進行分析和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1年5—12月在解放軍總醫院進修期間45例術后病理證實的膽囊膽固醇性息肉圖像資料,男19例,女26例;年齡23~51歲,平均年齡(32.0±7.68)歲。18例患者有間歇性右上腹痛,27例無臨床癥狀,9例伴有膽囊結石。
1.2儀器與方法PHILIPS IU22 、 SIEMENS-ACUSON 51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造影劑,SONVOVUE;利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常規超聲表現45例膽固醇性息肉,直徑5~23mm,<10mm共28例,≥10mm17例,平均(9.47±4.48)mm,單發37例,多發8例,多發時選取最大一枚進行觀察,長橢圓形11例,菜花形34例。與膽囊壁回聲相比,低回聲5例,等回聲23例,高回聲17例。
2.2彩色多普勒超聲≥10mm的17例100%測及血流,8例測及動脈血流;<10mm的28例38.9%(11/28)測及血流,4例為動脈血流。流速范圍0.11~0.28m/s,阻力指數0.51~0.65之間。
2.3超聲造影表現45例膽固醇性息肉均見到明顯增強。膽固醇囊壁較薄易于觀察,筆者取同深度的鄰近肝實質作為參照,觀察膽囊病灶的回聲變化。41例(41/45,91.1%)病灶增強快于肝實質,4例(4/45,8.9%)與肝實質同步增強。減退方式上,21例(21/45,46.7%)減退慢于肝實質,22例(22/45,48.9%)與肝實質同時減退;2個增強方式上,蜂窩樣增強38例(38/45,84.4%),整體增強7例(7/45,15.6%)。
2.4血流顯示率造影前62.2%(28/45),造影后100%病灶增強(血流灌注),血流顯示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常規超聲難點病變直徑越小,血流檢測難度較大,并易受彩色超聲儀器血流敏感性的影響,而當接近10mm時,即使測及血流,又與膽囊腺瘤或早期膽囊癌難以鑒別。
3.2彩色多普勒超聲本研究中將45例膽固醇性息肉分兩組,發現在直徑<10mm組中,僅38.9%(11/28)測及血流,而在≥10mm組中100%可以測及血流。因此,有無血流與膽固醇性息肉的大小相關,不能作為鑒別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依據。流速較低,阻力指數不高,符合膽囊良性病變的特征,但并不是膽固醇性息肉的特異性表現。
3.3增強時相文獻報道[2]膽囊良性病變多晚于肝實質減退或同步減退;本研究95.5%符合膽囊良性病變的減退特征。
3.4組織學基礎膽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膽囊內脂類代謝的紊亂,膽固醇沉積于膽囊壁黏膜層被巨噬細胞吞噬成為泡沫細胞,而后膽囊黏膜增生包裹覆蓋,這些泡沫細胞形成[3]。超聲造影劑是血池示蹤劑,由于息肉黏膜成分的存在,45例膽固醇性息肉均出現了增強。
3.5增強方式膽固醇性息肉多表現為蜂窩樣增強,(84.4%,38/45)。成簇的吞噬了膽固醇的泡沫細胞的存在是不均勻增強的病理基礎。本組病例中蜂窩樣增強均出現在較大的膽固醇息肉中,整體增強則出現在較小的息肉組中;是否越大的膽固醇性息肉其內泡沫細胞簇越大,造成了這種現象,尚待總結病例從病理學方面研究。4結論超聲造影可提高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血流顯示率。慢于或同步于肝實質減退及蜂窩樣增強對于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DH Evan .超聲造影(CEUS)使用規范和臨床應用指南.2008:101-106.
2劉吉斌.現代介入性超聲診斷與治療.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47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