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些產品大肆宣傳的“高達90%多”的吸收率,專家認為“不太可能”。專家解釋說:高達90%多的吸收率可能是在做動物試驗時,把動物體內鈣水平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數據,而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水平不可能歸零,因此這種宣傳是不可信的。 幾次大范圍的營養調查結果均顯示,我國居民普遍缺鈣50%左右。缺鈣會導致......
有些產品大肆宣傳的“高達90%多”的吸收率,專家認為“不太可能”。專家解釋說:高達90%多的吸收率可能是在做動物試驗時,把動物體內鈣水平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數據,而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水平不可能歸零,因此這種宣傳是不可信的。
幾次大范圍的營養調查結果均顯示,我國居民普遍缺鈣50%左右。缺鈣會導致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等嚴重后果,因而補鈣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各種補鈣產品也大行其道,什么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然而,是否人人需要補鈣?如何補鈣更科學?怎樣挑選補鈣產品?很多人可能心存疑惑。為此,記者走訪了有關專家,也對市場上暢銷的鈣產品進行了一番調查。
不要盲目的補這補那,小心出問題!
中國居民普遍缺鈣50%
植物性食物為主膳食是主因
據中國營養學會研究員白錦女士介紹,幾次全國范圍的營養調查都顯示,除了沿海、牧區之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居民鈣的攝入量都明顯不足,僅達到應攝入量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居民普遍缺鈣50%。
造成普遍缺鈣的關鍵原因是膳食。中國人的膳食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白錦認為,這類食物本身鈣含量就少,而且食物當中的草酸、植物酸等還影響鈣的吸收,從而更加引起鈣的缺乏。據了解,兒童缺鈣會導致毛發稀疏、骨骼發育不良、易患佝僂病等;中老年人缺鈣則易患骨質疏松癥、增加骨折的風險。
一個人每天究竟應該攝入多少鈣?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公布的數據,嬰兒每天鈣的攝入量應為300mg左右,5歲之后增加到每天400mg,7歲之后達到每天800mg,成年人也是800mg,老年人鈣需要量增加,每天需要1000mg,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需要量更高,每天需要1200mg。
白錦解釋說,老年人之所以鈣需要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上了年紀之后,激素發生變化。如婦女絕經之后雌激素降低,影響鈣的吸收,進而影響骨的建筑。她特別指出,人的一生當中骨鈣含量呈現一條向上凸起的曲線,一般在35歲左右達到最大值,醫學上稱為骨峰值。年輕時骨峰值較高的人,到了老年,骨鈣雖然也會流失,但是由于基礎好,缺鈣的情況會大大緩解。因此,在年輕時增加鈣的儲蓄,提高骨峰值,是預防中老年骨質疏松的最好辦法。
牛奶、豆制品、魚類含鈣高
豬骨湯無助補鈣
既然缺鈣的主要原因是膳食,在膳食當中增加含鈣量多的食物當然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哪些食物含鈣量高呢?專家指出,牛奶、豆制品、海產品含鈣量最為豐富,想要補鈣的人們平常不妨多吃些這類食品,如牛奶、奶酪、酸奶、豆制品、海帶、蝦皮、魚類等。
據白錦研究員介紹,粗略計算,1毫升牛奶能夠提供的鈣量約為1毫克。因此每天早上飲用一袋250ml左右的鮮牛奶,晚上飲用250ml左右的酸奶,就能大概增加500mg鈣的攝入。再加上日常膳食中攝入的鈣,基本能夠滿足每天鈣的需求。
另外,還可以通過食物強化的方法補鈣,也就是在食物制作當中添加鈣。如飲用鈣奶,食用鈣鹽,或是添加鈣的掛面等。雖然這種方法補鈣效果不錯,但是容易影響食物的口味,并非人人都樂意享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些習以為常的烹飪方式也影響鈣的吸收。專家告訴記者,很多北方人喜歡吃菠菜炒豆腐或是菠菜豆腐湯。菠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國外有評論稱其具有長壽、抗癌作用。豆腐更是公認的補鈣佳品。然而這兩種食品放在一起吃,卻無法達到補鈣效果。這主要是因為菠菜當中的草酸含量非常高,草酸容易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而草酸鈣是不能夠被人體吸收的。但是如果改變一下烹飪方法,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辦法很簡單,就是烹調菠菜的時候先用水焯一下。專家解釋說,由于菠菜里的草酸易溶于水,焯過水的菠菜草酸含量大大降低,就不會再影響鈣的吸收了。當然,焯菠菜的水是要倒掉的。
針對很多老百姓把豬肘、蹄膀等燉湯吃,認為能夠補鈣的說法,白錦指出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她告訴記者,盡管骨頭里面確實含鈣量很高,但是它在高溫的情況下是不會釋放出來的,即便放醋也不行。據有關測定,一碗豬脊椎骨砸碎后熬出的湯僅含鈣質1.9毫克,用這種方法補鈣,一天得喝上喝300-400碗湯才夠。
鈣產品吸收率均在40%左右
一天費用相差近10倍
盡管牛奶、豆類含鈣量高,但是這些食物的味道并非人人都喜歡。特別是有的人喝牛奶后會有肚子脹、腹瀉等反應,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補鈣產品來增加鈣的攝入。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補鈣產品種類繁多,什么碳酸鈣、乳酸鈣、醋酸鈣、磷酸氫鈣、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各種鈣產品廣告也大打口水仗,有的標榜自己含鈣量高——“一片頂5片”,有的則高唱——“吸收是關鍵”。金象大藥房八里莊店的經理史先生告訴記者,老百姓購買鈣產品一般都跟著廣告走,店里賣得火的鈣爾奇D、新蓋中蓋、巨能鈣、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等都是廣告打得多的。永安堂大藥房和平西街店的藥師郭萍也證實了這種說法,她認為廣告、價格和口味對百姓購買影響最大。
營養學家如何看待市場上的鈣產品呢?白錦研究員告訴記者,選購鈣產品最為關鍵的指標是看鈣含量和價格。一般來講,分子量小、鈣所占的比重大的產品,它的鈣含量就高。有資料顯示,碳酸鈣含鈣量約為40%、醋酸鈣29%、檸檬酸鈣21%、磷酸氫鈣15%、乳酸鈣13%、葡萄糖酸鈣8.9%。專家指出,應該選擇含鈣量高、價格相對低的產品。
那么購買哪種鈣產品更劃算?記者采集了市場上常見的8個品牌15種規格鈣片的價格和鈣含量,以每天補充600mg鈣為例,分別計算出了各種鈣片每天需要服用的數量和花費的價格(見下表)。為了方便起見,這一比較沒有區分成人、兒童鈣需求的差異,也沒有考慮鈣片中其他元素的差異。單從價格、數量來看,兒童巨能鈣與鈣爾奇D600都是60片裝,巨能鈣還便宜9.7元,似乎更值;但如果把含鈣量考慮進去就會發現,兒童巨能鈣的鈣含量僅為鈣爾奇D600的1/12,這意味著,每天需要吃12片兒童巨能鈣才能達到和1片鈣爾奇D600同樣的補鈣效果。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補充同樣數量的鈣,巨能鈣最貴,新蓋中蓋高鈣片和鈣爾奇D較為便宜,價格相差近10倍。
至于有些產品大肆宣傳的“高達90%多”的吸收率,專家認為“不太可能”。據悉,曾經有學者對市場上出售的5種不同鈣產品做過吸收試驗,結論是吸收率差不多,都在40%左右。專家解釋說,鈣的吸收率與體內原有鈣水平是成反比的,體內鈣水平越低,鈣的吸收率就越高,反之亦然。她認為,高達90%多的吸收率可能是在做動物試驗時,把動物體內鈣水平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數據,而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水平不可能歸零,因此這種宣傳是不可信的。
小編:這涉及到的食品藥品的安全,你對食品藥品安全了解多少呢?……詳情
商報提醒
過量補鈣易患腎結石
盡管從整體上說,中國人普遍缺鈣是沒有錯誤的,但是具體到每個人,是否缺鈣、需要補多少鈣還要因人而異。據專家介紹,體內鈣含量過高會造成鈣鹽沉積,從而影響磷的吸收,反而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如果補鈣過量,還會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提出:成人的鈣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每天2000mg,這個攝入量不是建議的標準攝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800mg,如果攝入的鈣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危害健康的風險就越大。攝入鈣過多,可能干擾人體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導致患腎結石病的危險性增加等。所以,補鈣并非越多越好。
其實要弄清自己是否缺鈣、缺多少鈣并不困難。專家指出,方法之一是到醫院的營養科做一個膳食調查,現在許多大醫院都設有這樣的科室。你可以按照平常一樣的膳食,由專家為你計算攝入的鈣量,看是否達到正常需要量。方法之二是到醫院做一個骨密度測定。需要提醒的是,人體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是不同的,因此僅僅測某一個部位的骨密度不能說明問題。現在,一些大醫院都有“雙光子骨密度測定”,可以全面測定全身各個部位的骨密度,通過與正常值對比,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缺鈣。
此外,專家提示補鈣過程中,應多曬太陽,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鈣的吸收。至于補鈣的同時是否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專家建議最好聽從醫生的指導,因為維生素D過量有中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