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養生保健 > 保健常識 > 家長勿亂用止瀉藥

家長勿亂用止瀉藥

來源:食品科技網 作者: 2015-7-30

摘要: 記者了解到,炎熱的天氣,易使細菌、病毒大量繁殖,細菌性痢疾成為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相關醫生表示,小孩若患上細菌性痢疾,家長切勿亂用止瀉藥,否則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同時要注意個人和飲食衛生。 記者 黎國堂 細菌性痢疾宜泄不宜止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醫院了解到,自進入夏季以來,小孩因腹瀉前來就診的人數......


夏季來臨,不少市民會患上各種急性腹瀉,尤其是抵抗力較差的孩子更容易中招。記者了解到,炎熱的天氣,易使細菌、病毒大量繁殖,細菌性痢疾成為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相關醫生表示,小孩若患上細菌性痢疾,家長切勿亂用止瀉藥,否則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同時要注意個人和飲食衛生。

記者 黎國堂

細菌性痢疾宜泄不宜止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醫院了解到,自進入夏季以來,小孩因腹瀉前來就診的人數有增多的趨勢,記者采訪兒科醫生時了解到,雖然目前因腹瀉前來就診的患者大多以輕癥為主,但是進入7月份,細菌性痢疾要引起市民的警惕,尤其是小孩。“細菌性痢疾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按往年的經驗看,小孩患上夏季細菌性痢疾的幾率會增加,家長需要留意。”市二院急診科副主任任文津說道。

記者采訪多名兒科醫生了解到,細菌性痢疾是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夏季多見,夏天高溫潮濕,蚊蟲肆虐,病菌繁殖速度快,食物、水等容易受到污染,再加上兒童的飲身體免疫力低,腸道抵抗力弱,自我保護意識差,種種因素都易導致兒童感染細菌性痢疾。

“吃了不衛生的食物和接觸了帶細菌的玩具是兒童患細菌性痢疾的主要原因。”任文津表示,細菌性菌痢的患者會出現突然起病,發熱、嘔吐、腹痛、腹瀉,排膿血樣大便等癥狀。

“當患上細菌性痢疾的孩子出現腹瀉等癥狀時,我碰到過很多家長都是以為小孩是得了腸胃炎,就給孩子吃清淡的食物,然后讓孩子服用思密達等止瀉藥,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任文津說,“細菌性痢疾病人可通過排便,將腸道內病菌及細菌毒素排出體外,腹瀉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如果過早的應用止瀉藥,病人體內的病菌及毒素不易排出體外,細菌大量繁殖,毒素大量被腸道吸收,只會使病情惡化,病程延長。”

醫生:慎防病從口入

任文津認為,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不是以止瀉為主,治療的原則是服用抗生素等藥物,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特別是兒童,嚴重者可出現高熱、驚厥、休克和呼吸衰竭,若孩子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最好前來醫院就診。

此外,多名兒科醫生表示,在夏季預防細菌性痢疾,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市民應盡量做到當餐加工、當餐食用,如進食剩菜,則需二次加熱并要徹底熱透,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干凈,食用的餐具要徹底消毒。

“夏季是細菌性痢疾的多發季節,往年都有很多小孩因為吃了不干凈的水果而患上此病,家長應該及早提高意識,做到有效預防細菌性痢疾的發生。”任文津認為,在平時,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腐敗變質與不潔的生冷食品。另外,由手將病菌帶入口內也是孩子得痢疾的主要途徑。因此,便后飯前要徹底清洗雙手,改掉吃手指的不良習慣。同時,家長應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增強體力,提高抗病能力。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家長勿亂用止瀉藥》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