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人們擁抱自然,強身健體,戶外活動增多,運動損傷隨之增多。據
臨床統計,春天運動損傷要比其他季節高出三成,因此,春季運動要做好防護工作。
各個關節是通過肌肉和韌帶來保護的,冬天氣溫低,肌肉、韌帶的柔韌性較差,對關節的保護力度減弱,所以運動中只要磕著、碰著一點,就會造成損傷,尤以發
生骨折為主。然而到了春天,隨著溫度的升高,肌肉彈性增加,不太容易骨折,但人們往往運動熱情過于高漲,會忽視了運動前的熱身,肌肉缺乏對運動姿勢的適應,就容易出現扭傷狀況。
在春天的運動損傷中,最常見的損傷是膝關節半月板及韌帶損傷、踝關節扭傷、肩關節損傷等。出現損傷后會在相應部位出現不適,需要及時治療。
針對這種情況,進行運動前一定要進行熱身,讓身體熱起來,使身體能夠微微出汗。
例如:羽毛球運動跑跑停停,人們認為運動量不大,用不著熱身。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冬天運動少,春天進行運動時身體比較僵硬,出現運動損傷的幾率不會小。
如何進行熱身呢?熱身沒有通則,年輕人可以在運動前慢跑,讓身體有微微出汗的感覺,然后根據運動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熱身,時間不少于15分鐘。老年人應當先通過慢走讓身體熱起來,然后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時間至少10分鐘。
這里特別要提醒中年人,鍛煉要注意心態,即使你年輕的時候身體非常好,也要記住自己不再年輕,要注意鍛煉的分寸,不能為了要面子而硬撐,否則很容易受傷。小品中的那句話說得好:現在鞋能上去,腳上不去了。
具體來說,各種不同運動,還需要不同的熱身方式:
打籃球前需要針對手指、手腕、膝蓋、腳踝等部位熱身,具體方法是雙手互壓手指韌帶,向4個方向轉動手腕,前后跨步壓腿以及蹲起。
打羽毛球前應注重肩、背肌肉的熱身,壓肩、拉背等方式最適宜。
打乒乓球要針對手腕、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進行熱身。一般來說,手腕、腳腕的繞環和拉伸運動最適宜。
打網球要針對小臂和腰部進行熱身,拉伸和繞環的動作最科學。
跑步、走路
健身需要格外加強雙腿熱身,如腳踝繞環、下蹲抻拉等。
通過熱身運動,可以有效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但是如果出現損傷,大家也不要過于驚慌,一定要及早處理,否則骨折、脫臼、扭傷等都會在肌體里留下“記憶”,隨時可能復發。只要早期進行正確處理,一般情況都可以恢復,如常見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損傷,一般經過正確治療都可以恢復。如果損傷較重,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或者遺留后遺癥。
一般而言,年輕人如果是一般性扭傷、局部有點紅腫但痛得不是特別厲害的話,可以自己處理。總的原則是“冷處理”。發生關節扭傷時,應當立即停止運動,用軟物如枕頭、被褥等把受傷部位墊高,再進行冷敷以減輕腫痛。冷敷時間每次為10分鐘。三天后進行熱敷。若腫脹嚴重,并出現明顯的皮下淤斑或內翻畸形時,則可能是發生了骨折,要盡快就診。
老年人體質較弱,輕輕扭一下就會很嚴重。有的老人運動時摔坐在地上,當時還能走,結果兩天后反而動不了了,到醫院一檢查,發現髖部骨折,因此老年人扭傷后最好立刻到醫院就診。
■文/張有磊(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