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因此,在這“乍暖還寒”的入春時節,尤其是老年朋友應格外注意保暖。”人們還要特別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在減衣服時,宜上薄下厚,即先減上半身的衣服,再減下半身的衣服。但需要提醒的是,在減上半身衣服的同時,還要做好背部保暖,如可先將棉襖換為棉背心。營養師提醒,從飲食角度講,早春應多吃溫性食品。...
入春時節寒溫交替,早中晚的氣溫往往大起大落,加上人們冬季的大部分時間在居室內度過,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下降,難以抵擋這種多變氣候,此時如果過早地脫去棉衣,對寒邪的抵御能力降低,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引發各種疾病。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若防范及時,調理得當,則可大大減少發病機會。因此,在這“乍暖還寒”的入春時節,尤其是老年朋友應格外注意保暖。
俗話說,“寒從足生,冷從腿來。”人們還要特別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在減衣服時,宜上薄下厚,即先減上半身的衣服,再減下半身的衣服。但需要提醒的是,在減上半身衣服的同時,還要做好背部保暖,如可先將棉襖換為棉背心。
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也是人體生理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調理。營養師提醒,從飲食角度講,早春應多吃溫性食品;仲春注意滋補脾胃;暮春以清淡飲食為主。
早春為冬春交換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熱量較多,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食物為主,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由于寒冷的刺激使體內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因此早春期間要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肉、魚類、瘦肉、雞蛋、牛奶等,以滿足人體機能日趨活躍的需要。
此外,為順應春升之氣,還應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姜、蒜、香菜、韭菜等,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