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Home > 健康生活 > 養生保健 > 中醫養生 > 中醫溫泉養生

中醫溫泉養生

來源:民族醫藥報 作者:消鴻 2013-11-4

摘要: 中醫養生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溫泉養生,更是中國文化所特有。古代中華溫泉養生文化的精髓則是帝王養生。秦始皇為治療瘡傷而建驪山湯,由此開中國溫泉養生之先河。漢朝皇帝喜歡將西域進貢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溫泉池中,以沐香湯。...


   中醫養生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溫泉養生,更是中國文化所特有。古代中華溫泉養生文化的精髓則是帝王養生。秦始皇為治療瘡傷而建“驪山湯”,由此開中國溫泉養生之先河。漢朝皇帝喜歡將西域進貢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溫泉池中,以沐香湯。隋唐皇家大興土木,擴建華清池,還設有溫泉監一職,專門負責皇家沐湯事務。中國歷史上,溫泉較大規模的利用,起源于秦漢而盛于唐。其中北魏元莨在《溫泉頌》碑文贊頌道:溫泉“乃自然之經方,天地之元醫,出于河渭之南,泄于驪山之下,淵華玉澈,心清萬仞,于是左湯谷,右蒙記,南九江,北瀚海,干城萬國之民,懷疾沉疴之客,莫不宿糧而來賓,療苦于斯水”。而同一時期的北魏《水經注》所記載的溫泉共有31個,其中12個可以療養。書中還對各個溫泉的特點、礦物質、生物等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如有的溫泉有硫磺氣,有的有鹽氣,有的有魚等。《水經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曰后,身中百病愈”,真實的記載了溫泉的保健養生作用。到唐太宗時,御駕東征經過遼寧鞍山湯崗子溫泉,唐太宗親率士兵泡溫泉,展開“浴戰活動”,以練兵和歡娛身心。唐太宗晚年因為“憂勞積慮,風疾屢嬰”,寫了一篇《湯泉賦》,表達自己“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時而獲損”以溫泉治風疾的愿望。中華湯的創造,為人們延年益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中醫溫泉養生》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