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沈復在著作《浮生六記》
養生篇中,認為養生有六慎:嗜欲、飲食、忿怒、寒暑、思慮、煩勞。其實這和現代人養生強調的“健康的生活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身體、心靈、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如出一轍,涵蓋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謂金玉良言。
早在宋朝,我國就出現了一本書,叫《養老奉親書》,作者是宋代的陳直,這應該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養老書。這本書里作者提出“養七氣全精神”的養生
健身理論和具體做法。“七氣”是:少言語,養內氣;莫嗔怒,養肝氣;戒色欲,養精氣;美飲食,養胃氣;薄滋味,養血氣;少思慮,養心氣;咽津液,養臟氣。
傳統醫學認為,氣乃人之根,人有營、衛二氣,營氣主要化生血液營養調身;衛氣的作用是防外邪的入侵。因此養生就得養氣,內扶正氣,外御邪氣,則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