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Home > 健康生活 > 養生保健 > 中醫養生 > 以情勝情調攝精神

以情勝情調攝精神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賈佩琰 2013-12-9

摘要: 魏書》記載了華佗治病一案。有一郡守久病纏身,沉默寡言,抑郁少歡,經華佗診斷后,認為應用心理治療,使病人大怒,方可治好。于是華佗每日吃喝,并要了郡守很多金銀財物,但未見給其診病處方。郡守非常氣憤,不久,華佗不辭而別,并留下信辱罵他。...


  中醫學在幾千年的實踐中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療法。內容豐富,方法眾多。它不僅有現代醫學的心理療法,而且還有情志相勝的獨特方法。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因勢利導,使患者的積郁得以宣泄,從而暢遂情志,疾病霍然而愈,故以情治病,不藥而愈的案例很多。

  以喜勝憂  金元名醫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終日哭泣悲傷,終成疾病。求盡名醫,用盡名藥,久治無效。朱丹溪為其診脈后說:“你有喜脈,看樣子恐怕已有數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說:“什么名醫,男女都不分,庸醫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會自然發笑,亦常將此事作為奇談笑料告訴別人,與眾人同樂。日移月轉,秀才食欲增加,心情開朗,病態消除。這時,才告訴他這是以喜樂制勝悲憂的治法。

  以怒解憂  《三國志·魏書》記載了華佗治病一案。有一郡守久病纏身,沉默寡言,抑郁少歡,經華佗診斷后,認為應用心理治療,使病人大怒,方可治好。于是華佗每日吃喝,并要了郡守很多金銀財物,但未見給其診病處方。郡守非常氣憤,不久,華佗不辭而別,并留下信辱罵他。郡守看后果然大怒,暴跳如雷,派人追殺華佗。仆人回稟未曾追上,郡守聽后更加生氣,吐出一些紫色黑血塊,而病情逐漸康復。事后,華佗告之,郡守久病血瘀,肝郁胃瘀,唯大恕可使其氣暢而愈。怒則氣上,氣行則血行,瘀血隨之而吐,病則全愈。實際上華佗未曾受納金銀。仆人也未追殺華佗,此為以怒解郁之法。

  以悲勝喜  清代《冷廬醫話》記載了一則以悲勝喜的案例。一個世代務農的農民之子李大諫考取了舉人,其父大喜而笑不止。不久,李又考取進士,做了大官,其父更樂,日夜笑個不停,歷十年不愈,成了痼疾。兒子請了一太醫對其父治病,太醫派人告知其父說:“你兒子患病死了!”其父聽死悲慟欲絕,悲哀地哭了十幾天后,大笑已停。這時,太醫又派人告知其父說:“你兒子被一太醫治好,起死回生了。”其父得知后,悲哀消失,原來的毛病也沒再犯。

  以怒勝思  《古今案按》記載朱丹溪治療一女,該女出嫁后,其夫外出經商20年未歸,思夫心切而致不思飲食,困臥不動,如癡如呆,服藥無效。朱丹溪診后告其父,此為久思氣結,單純藥物難于治愈,需情志療法。囑其父打了該女兒幾個耳光,并大聲責罵。該女被打罵后十分生氣,朱丹溪又給她用了一些藥物琱理,即能進食,又囑其父說丈夫來信,不久可歸,該女病情大有好轉,未再復發。

  以喜勝怒  《古今醫按·七情》記載,張子和一醫案:項關令之妻患病餓而不能食,且大喊大叫,發怒罵人,久治無效。請張子和為其診病。張叫項關令找來兩個婦女,涂脂抹粉,妝成戲子,忸妮作態。病人看后哈哈大笑。次日依然如此,并叫兩個食欲好的婦女,在病人面前大吃大喝,并贊美食物的味道鮮美可口,病人見此景后,主動要求吃一點,這樣,怒氣日減,飲食日增,不久恢復了健康。

  以恐勝喜  《儒林外史》記述了范進中舉的故事。清人范進連年不中,至年邁中了舉人,但大喜傷心而發癲狂之病。因他平時懼怕他岳父胡屠夫,他岳父打了他一個耳光,并狠狠地罵道:“該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那報錄的話是哄騙你的?”結果范進昏倒,醒后瘋病卻除。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以情勝情調攝精神》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