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人問他,您精力如此充沛,有什么養生秘訣呢。季羨林回答,我有一個三不主義的養生方法,即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季羨林所謂不鍛煉,并不是真的不鍛煉,而是反對那些為了鍛煉而鍛煉的鍛煉主義者。他最看不慣一些人,一生好像只是為了鍛煉而來,鍛煉是為了活著,活著是為了鍛煉,除了鍛煉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季羨林是我國著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自稱是“三朝元老”,意指他一生經歷了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時代。他出生于1911辛亥革命那年,直到2009年因心臟病去世,享年98歲。
他在91歲的時候,除了患上老年性哮喘和白內障外,身體并無其它大礙。每天凌晨四點過就起床工作。他腦子好用手也勤,一天能寫成千上萬的文字。十里八里地的路,他也抬腿就到。著名的散文《賦得永久的悔》有四千多字,就是他一氣呵成寫完的。
有人問他,您精力如此充沛,有什么養生秘訣呢?季羨林回答,我有一個“三不主義”的養生方法,即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
季羨林所謂不鍛煉,并不是真的不鍛煉,而是反對那些為了鍛煉而鍛煉的“鍛煉主義者”。他最看不慣一些人,一生好像只是為了鍛煉而來,鍛煉是為了活著,活著是為了鍛煉,除了鍛煉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季羨林認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于工作,工作需要強健的身體,進行一定時間的鍛煉是必要的,但把鍛煉弄得很刻意,弄得很正式,甚至主宰了生活的全部,就沒有意思了。
季羨林不挑食。他反對吃東西挑挑撿撿。他在《養生無術是有術》一書中,這樣寫道:有人吃東西禁忌多如牛毛,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嘗,吃一個蘋果要消三次毒,然后削皮,削皮的刀子還要消毒,這自然不在話下,而削了皮的蘋果還要消一次毒,此時的蘋果已經毫無味道了,只剩下消毒水味道了。他還批評一位化學專業的教授為了養生而養生,太刻意,太死板,每吃一餐飯都要用公式計算卡路里、脂肪含量是否符合要求,最后不但伙食費超標,自己還瘦得如同一只干巴雞。
針對此事,季羨林說,人都到了這個地步,人生還有什么樂趣呢?季羨林平時生活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什么也不多吃。他平常以素食為主,偶爾吃點肉類。若到外面出差開會,什么會議伙食,他都能吃得香噴噴的。盡管這樣,他的膽固醇從來沒有明顯升高過。
季羨林所謂不嘀咕,是說沒有什么他想不開的事。人吃五谷會生百病,季羨林也會生病,但他從來不為自己的病痛浮想聯翩,愁眉苦臉。他不喜歡那些無病裝病,沒病卻幻想有病,或者有一點點小病,就不得了的人。
除了堅持他的“三不主義”,季羨林還有兩個嗜好。一是看書,二是養貓。
他一生以讀書為樂,在他看來,書能給人智慧,給人知識,給人快樂,給人希望。在文革的時候,季羨林的藏書量已經達到了數萬冊。不管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他一坐到自己的書屋里,什么煩惱都煙消云散了。
他還愛養貓,他喂養過一只叫“虎子”的強悍的貓,每天讀書寫書累了,虎子就與他逗鬧撒歡,給了他很多樂趣。后來,他又有了雪白的波絲貓,起名叫“咪咪”,與虎子一起陪他玩耍。后來咪咪老死了,他又得了新貓,起名為“咪咪二世”、“咪咪三世”。在他的老伴、女兒等親人相繼過世,精神最苦悶的時候,是這些貓給了他很大的安慰。他為他的貓寫過散文,寫過詩詞,文中流露了他對這些小動物的感情和寵愛。
探索季羨林長壽的原因,與善良、有愛心、勤勉工作、胸襟寬闊、不挑揀生活、淡泊名利等等都有很大關系。“養生無術是有術”就是他對自己長壽的最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