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急性期,表現為
頭痛、發熱(雙峰熱)、咽痛、嘔惡等。
肢體癱瘓,多在急性癥候消失后,延續1—2周癱瘓開始恢復,6月以內恢復
比較明顯,過后則恢復較緩,部分病例有1—2年漸漸自愈,部分則未能完全恢復,遺下肌肉癱瘓、萎縮、關節畸形等證,具有軟、細、涼、畸形等特征,并以下肢為多見。常用中成藥
本病屬中醫痿證之范疇,分4型辨證治療。
1.肺熱津傷 肢體痿軟不用,漸至肌肉消瘦,咳嗽,咽不利,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脈數。
治宜:清熱潤燥,甘寒清上。
可用:養陰清肺丸、嬰兒保肺散、清肺抑火丸等。
2.濕熱浸淫 肢體逐漸出現痿軟無力,以下肢為常見,或兼見微腫,手足麻木,身重面黃,小便赤澀,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宜:清熱化濕。
可用:四妙丸、甘酪消毒丹、龍膽瀉肝丸等。
常用
西藥 1.加蘭他敏,用量為0.05一o.1毫克/公斤/日,一次肌肉注射,20一40
天為1療程。可根據病情用1—2療程或更多。
2.谷氨酸鈉,每日3次,每次O.1—0.3克。
3.脾胃虛弱 納少便溏,腹脹,氣短,面浮而色不華,漸見下肢痿軟無力,甚則肌肉萎縮,舌苔薄白,脈細。
治宜:健脾益氣。
可用:加味金剛丸、四君子丸、大活絡丹等。
4.肝腎虧虛 腿脛大肉漸脫,膝脛痿弱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廢,咽干目眩,舌紅絳,脈細數。
治宜:滋陰養熱,補益肝腎。
可用:健步丸、虎浴丸、滋補肝腎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