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1.神經、精神癥狀 多汗,頭枕部頭發脫落,容易興奮,夜間多哭易驚,食欲減退。這是在發病初期見到的神經、精神癥狀。有的患兒在睡眠或哺乳時,頭部出汗多,睡時可浸濕枕頭。
2.骨骼發育異常
①頭部:早期出現顱骨軟化,在頂骨和枕骨中間人字縫處用手指按壓有乒乓樣感覺,壓之凹陷,放手又恢復原狀。兩側額、頂骨向外隆起,呈方顱。骨縫、囪門閉合過晚,前囪常到2歲尚未閉合,出牙遲,有的到1歲才出牙,牙齒形狀細小不光澤,易生齲齒。
②胸部:常見肋骨與肋軟骨接連處腫大而形成佝僂性串珠。因肋骨堅硬度差,由于呼吸時的牽連,膈肌附著處肋骨內陷形成溝狀,稱為郝氏溝。肋骨骨端內
陷可引起胸骨向外突出稱為雞胸。
②脊柱:嚴重的見脊往后彎成側彎。
④四肢:長骨端腫大,常見手腕部尺骨端,形成傷樓性手鐲。由于骨質軟化小兒能走后,形成下肢畸形。如膝外翻成為O型腿,膝內翻也叫x型腿。
⑤骨盆:成為扁平骨盆,女性患者將來可致難產。
3.其他
①有的腹部膨大如蛙形,坐、立、行走較遲。
②可伴有不同程度
貧血和肝脾腫大。
常用中成藥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養所致,是肝、腎、心、脾不足之證。中醫學中所記載的五遲證(立遲、行遲、齒遲、發遲、語遲)也包括了傷樓病的
一些表現。氣血虛弱,筋骨痿軟,都是虛證的表現,所以中醫治療多用補腎、益
氣、養血的方法。可服用補腎地黃丸,健兒樂,龍牡壯骨沖劑,活性鈣沖劑,溶積散等。
常用
西藥 1。維生素D口服或肌注。
①普通療法;早期或輕癥患兒,可口服濃縮魚肝油,每日給維生素D3000一5000國際單位。極期患兒每日用維生素D10000~15000國際單位,連服1—2月,以后可減量再服1個月。
②突擊療法:本法適用于個別嚴重患兒,或者患麻疹、百日咳、肺炎及消化不良的患兒。用維生素D240萬國際單位或維生素D360萬國際單位,一次肌肉注射,看病情需要可重復1—2次。必須注意在注射大量維生素D前先用鈣劑如lo%氯化鈣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連服3天。注射后,繼續服鈣片1個月。
2.口服鈣
制劑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片。
佝僂病用西藥療效明顯,見效也快,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過量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