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從病原學角度來看,50%~80%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發,其次是由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等病毒感染引發,占到全部病例的15%~30%。只有不到10%的病例是由肺炎支原體、流感桿菌等細菌感染所致。由此可見,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發,因而在對因處理上應首先考慮抗病毒藥的應用,而常用藥物為利巴韋林。若確實存在細菌感染的證據,也要考慮應用抗生素,首選頭孢菌素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由于目前的抗病毒藥的作用有限,單純給予抗病毒藥其療效必然十分有限。然而,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為一種重癥,
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重病容、嚴重喘憋、氣促和咳嗽,并伴有顯著的呼吸、心率增快及全身紫紺等肺功能減退癥狀,肺部檢查可聞及廣泛的哮鳴音和肺底部的細小濕鳴。所以,對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必須采取綜合措施。
從免疫學角度出發,毛細支氣管炎的病毒與細菌感染只是一種誘因,真正導致小兒嚴重憋喘和肺功能減退的原因是感染誘發了與
哮喘相似的炎癥反應,包括炎細胞浸潤和炎癥介質的釋放,從而造成支氣管壁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腫、平滑肌痙攣和氣道高反應性,并因此引起氣道狹窄,呈現突出的通氣障礙表現。因此,在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中要特別重視抗炎癥、擴張支氣管和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等有效措施的應用。
糖皮質激素具有抑制
過敏介質釋放的作用,并對LgE抗體介導的過敏反應也有顯著作用,故而能夠有效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改善肺功能和減輕患兒憋喘癥狀,是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必選藥物。但應當看到,單用激素的抗炎效果并不顯著,因而還必須聯合其他藥物有效控制炎癥反應,白三稀拮抗劑如孟魯司特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孟魯司特具有較強的抗炎癥作用,可阻斷炎性細胞浸潤和減輕炎性介質反應,從而減輕黏膜水腫,減少氣道分泌物,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與激素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可更好地減輕憋喘癥狀,促進肺功能改善,并有利于降低毛細支氣管炎后支氣管哮喘的發生率。
β2受體激動劑如博利康尼,對迅速解除支氣管痙攣,緩解憋喘癥狀作用快而強。因此,在憋喘期,尤其是對伴隨三凹征、全身紫紺的患兒應及時給予博利康尼,以盡快解除憋喘,有效改善通氣,減輕紫紺等癥狀和體征。
對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原則,應當是在抗病毒或抗細菌的基礎上,同時將激素、白三稀拮抗劑和β2 受體激動劑的應用有機結合起來,根據患兒病情變化選擇單用或聯合用藥,以迅速改善患兒癥狀,提高療效和治愈率,降低日后轉為支氣管哮喘的發生率。
藥店藥師在遇到患毛細支氣管炎的嬰幼兒家長前來咨詢時,一定要提醒他們盡快帶孩子到醫院診治,同時將適宜的用藥方法介紹給他們,以便經過合理治療,使嬰幼兒的身體盡快康復。
(魏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