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藥品天地 > 對癥選藥 > 內科選藥 > 宋麗華:選用止咳中成藥

宋麗華:選用止咳中成藥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宋麗華 2010-1-14

摘要: 冒咳嗽是常見病癥,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止咳中成藥既方便副作用又小,成了許多患者的首選,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帶來許多不良反應,甚則中毒,故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辨證選藥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就是要分清自己的咳嗽是屬于寒、熱、虛、實中的哪一種。如咳嗽是否有痰。咳嗽痰量的多少等等。......


          冒咳嗽是常見病癥,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止咳中成藥既方便副作用又小,成了許多患者的首選,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帶來許多不良反應,甚則中毒,故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辨證選藥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就是要分清自己的咳嗽是屬于寒、熱、虛、實中的哪一種。如咳嗽是否有痰?咳痰是什么顏色?有無惡寒發熱?咳嗽痰量的多少等等。早期咳嗽,痰可能不多,如果咳痰稀,色白或有泡沫、喉癢,多屬于寒證,要用解表散寒止咳藥,如風寒咳嗽沖劑之類;如果咳黃痰,或是灰痰多為有熱,屬熱證,要用清熱化痰止咳藥,如急支糖漿之類;如早晨咳嗽痰多,或有痰塊,多屬痰濕咳嗽,要用化痰止咳藥,如半夏露之類;如干咳痰少,喉癢,屬秋燥咳嗽,或是陰虛,要用潤肺止咳藥,如川貝枇杷露之類;如為劇烈咳嗽,久咳不止,可適當使用鎮咳藥,如強力枇杷露等。

  2.掌握劑量  許多人認為中成藥副作用小,而且藥性緩慢,需加大劑量才會有效。其實,有的止咳藥中含有鎮靜劑,服用時有嚴格的劑量限制。即使不含西藥成分的止咳藥,也不可過量使用,比如強力枇杷露,大劑量服用可導致痰液排泄不暢,或者有成癮性。

  3.合理搭配  止咳藥中常常有中西藥同用現象,但在服止咳藥時,除藥物配伍中無禁忌的中西藥合用的成藥外,中西藥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因為中西藥同用,可能會增加毒性,或降低藥效,如含麻黃的中成藥(止嗽定喘口服液、通宣理肺口服液、復方川貝精片、復方枇杷糖漿、半夏露沖劑等)與痢特靈、優降寧、悶可樂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時,由于藥物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容易導致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甘草中的甘草酸水解物甘草次酸具有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樣結構,含甘草的止咳藥不宜與降糖藥同用。

  4.因人而異  如糖尿病患者在選用咳嗽類中成藥時,應注意糖漿(露)、口服液、膏等劑型因含蔗糖應忌服,可選用其他替代品種。而且在服藥期間,應忌油膩、腥冷辣食物和煙酒等,以免影響療效。

  5.保質期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中成藥可以長期使用,我們且不說中藥本身時間長了會變質或藥效喪失,就是中成藥的包裝也是有限期的。如丸劑外殼多用蠟制成,起封閉、保護藥效的作用,時間過長后會出現干、裂現象,影響藥品質量。

  6.溫水送服  除沖劑外,大多數中成藥均應以溫開水送服。

  7.注意忌口  服藥期間應注意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以免影響療效。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對于過敏體質者慎用。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宋麗華:選用止咳中成藥》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