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膽石癥的
臨床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膽石的大小、部位、動態、是否并發感染及造成阻塞的程度。膽囊結石一般不產生絞痛,常有右上腹脹悶不舒之感,
伴噯氣、惡心、大便不調等消化不良癥狀,當進食油膩食物后更加明顯。總膽管結石或膽囊結石移動至膽管引起平滑肌痙攣或梗阻時,常有膽絞痛發生,多在飽餐或進高脂餐后數小時內,以及腹部受到震動后發作。開始右上腹持續鈍痛,以后陣發性加劇,難以忍受,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或右背部,伴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彎腰打滾,發作后還可有發熱、黃疸等癥狀出現。
常用中成藥
本病屬于中醫脅痛、黃疸等病的范疇,可分以下兩型辨證治療。
1.肝郁脾虛型 本型癥狀較輕,多為結石相對靜止期或穩定期,即多不伴明顯感染與梗阻。癥見右上腹脹悶不適,或時有隱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調,惡心,口苦,舌淡尖紅,苔白或微黃,脈弦細。
治宜:疏肝利膽健脾。
可服:調胃舒肝丸、膽石通、茵陳五疸丸、四逆丸、二陳丸等。
2.肝膽濕熱型 臨床癥狀較重,多為結石發作期,常伴不同程度的感染或梗阻。癥見右上腹持續性脹痛,或痛引肩背,伴惡心嘔吐、或發熱,或黃疽,尿色如茶,舌紅苔黃膩,脈弦或滑數。
治宜:疏肝利膽,清熱利濕。
可服:黃疸茵陳沖劑、肝膽炎片、利膽排石片、利膽片等。
常用
西藥 1.溶解膽石藥物
①鵝去氧膽酸:每日口服o.5—1.5克,長期用對溶解膽固醇結石有效,”但易
引起腹瀉。
⑨熊去氧膽酸:每日口服O.5克,維持治療6個月至1年,對膽固醉結石有效,無腹瀉等副作用,有效率比鵝去氧膽酸略高。
2.增進膽汁排泄藥物
①50%硫酸鎂:每日3次飯后服用10毫升,能松弛膽道括約肌。
②牛膽酸鈉:每次0.2克,每日3次,餐后服。
③利膽醇:0.1—0.2克口服,每日3次,飯后服。
④去氫膽酸:每次飯后0.25克,每日3次。膽道完全阻塞和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忌用。
3,抗生素的應用 合并急性感染時,可肌注青霉素、鏈霉素或慶大霉素等。凡病情嚴重者,應及時前往醫院治療以防并發癥造成不良后果。亦可考慮選擇激光、磁化水療、
手術及總攻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