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起病急,病人常有
頭痛、畏寒、發熱。局部表現為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中間較淡,并略隆起。手指輕壓可使紅色消退,但在壓力除去后,紅色即很快恢復。在紅腫向四周蔓延時,中央的紅色消退、脫屑,顏色轉為棕黃。紅腫區有時可發生水泡。局部有燒灼樣痛。附近淋巴結常腫大、疼痛。
常用中成藥
本病中醫亦稱丹毒,可分以下兩型辨證治療。
1.頭面部丹毒 初起惡寒發熱,頭痛口渴,繼則顏面潮紅、腫痛,出現一片紅斑,迅即向周圍蔓延。紅斑邊緣清楚,稍高出皮膚,舌紅苔黃,脈洪數。
治宜:清熱涼血。祛風解毒。
可服:導赤丹;清血解毒丸、梅花點舌丹等。外用金黃散。
2.小腿丹毒 初起惡寒發熱,頭痛骨痛,小腿或足部出現紅斑,紅腫熱痛,皮膚發亮。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宜:利濕清熱解毒。
可服:龍膽瀉肝丸、復方金銀花沖劑、二妙丸等。外用金黃散。
常用
西藥 1.50%硫酸鎂:局部濕熱敷。
2.增效聯磺片:每次2片,每日2次。
3.青霉素:80萬單位,每日2—4次,肌肉注射。磺胺藥與青霉素,任選一種。癥
狀消失后仍繼續用藥3—5日,以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