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癥狀
1.頸淋巴結腫大
頸部一側或雙側頷下、胸鎖乳突肌的前、后緣或深面的淋巴結腫大,初期孤立或成串,可活動,無疼痛。繼而粘連成塊,不易推動。
2.寒性膿腫
后期局部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后流出豆渣樣或稀米湯樣膿液,最后形成一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慢性潰瘍。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癥狀。
常用中成藥
本病屬中醫癰瘍范疇,可分以下4型辨證治療。
1.肝氣郁結型
癥見結塊大如豆粒,一個或數個,皮色不變,推之活動,無疼痛,情志不舒,胸脅脹滿,舌苔薄白,脈弦。
治宜:疏肝解郁,理脾化痰。
可服:逍遙丸、柴胡疏肝丸,并合用二陳丸。
外貼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
2.肝郁化火型
癥見結塊增大、疼痛,融合成塊,皮包變紅而微熱,中間化膿變軟,伴有發熱
頭痛,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宜:清肝瀉火。
可服:丹桅逍遙九、龍膽瀉肝九、夏枯草膏等。
外貼千捶膏。
3.肺腎陰虛型
局部破潰,膿汁清稀,夾有敗絮樣物。潮熱盜汗,腰酸腿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宜:滋補肺腎。
可服:六昧地黃九、麥味地黃九、河車大造丸等。
外用五五丹、二寶丹。
4.氣血俱虛型
膿水清稀,淋漓不斷、瘡面肉芽蒼白,形體消瘦,氣短懶言,神疲自汗,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宜:氣血雙補。可服:香貝養榮丸、十全大補丸、八珍丸等。
外用五五丹、二寶丹。
此外,本病無論已潰末潰,均可選服小金片、芋茍艿丸、內消瘰疬丸、消癭氣瘰丸等,與分型治療的藥物相互配合。
常用
西藥 1.雷米封:每次0.1克,每日3次,連服1-2年。
2.鏈霉素:每次0.5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
3.對氨水楊酸鈉:每次2-3克,每日4次。
4。利福平:每日450-600毫克,清晨空腹頓服。
一般病人服雷米封即可,伴有全身毒性癥狀或身體他處有
結核病變者,加服對氨水楊酸或利福平加用鏈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