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冬季是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老人發病的高峰期,而許多中成藥都具有祛風勝濕、治療風濕病的作用。中成藥有經濟、省時、服用方便的特點,對需長期服用中藥治療的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尤為適宜。常用的抗風濕中成藥有如下一些。適用于關節肌肉疼痛,遇寒加重、屈伸不便、肢體沉重、四肢麻木,腰膝酸軟者。...
冬季是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老人發病的高峰期,而許多中成藥都具有祛風勝濕、治療風濕病的作用。中成藥有經濟、省時、服用方便的特點,對需長期服用中藥治療的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尤為適宜。常用的抗風濕中成藥有如下一些。
疏風定痛丸功能:溫經散寒,散風除濕,通絡止痛,兼能強壯筋骨。適用于關節肌肉疼痛,遇寒加重、屈伸不便、肢體沉重、四肢麻木,腰膝酸軟者。每次1丸,每日2次。
寒濕痹沖劑功能:溫陽散寒,通絡止痛。適用于肢體冷痛沉重或腫脹,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弦緊或沉遲者。每次1袋,每日2-3次。還可選用大活絡丹、舒筋丸、活絡丸等。
寒熱痹沖劑功能:溫經除濕,散風清熱,涼血通絡。適用于肌肉關節腫痛,觸之發熱,但喜暖畏寒,或肌肉關節腫痛,觸之不熱,但自覺有熱者,每次1袋,每日2-3次。
濕熱痹沖劑功能:疏風清熱,利濕通絡。適用于肌肉關節酸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近,得冷則舒,伴有發熱、口渴、煩悶不安,舌苔黃膩或黃燥,脈滑者。每次1袋,每日2-3次。此外還可選用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當歸拈痛丸等。
祛風止痛片功能:祛風止痛,散寒除濕,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適用于關節疼痛重著或麻木,遇陰寒疼痛加重,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者。每次6片,每日2次。健步虎潛丸、金剛丸等除具有祛風散寒功用之外,又可補肝腎,亦適用于痹證日久兼見肝腎不足的患者。
獨活寄生丸功能:祛風除濕散寒,補氣血,益肝腎。適用于腰膝酸軟而痛,關節酸楚,屈伸不利,喜暖惡寒,肢末欠溫或麻木,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者。每次6~9克,溫開水加黃酒少許,空腹沖服。
此外,益腎蠲痹丸、風濕骨痛膠囊、腰痹痛膠囊、風濕液等等均具有祛風濕、活氣血、止疼痛的功用,可遵醫囑選用。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藥,臨床應用也應注意辨證用藥,掌握適應癥,如關節紅腫者,疏風定痛丸、寒濕痹沖劑、祛風止痛片等溫熱之劑應忌用。此外治療風濕痹證的中成藥里常配伍地龍、全蝎、蜈蚣、穿山甲、白花蛇、蜂房等通絡止痛的蟲類藥物,這些藥物大多辛溫燥烈,藥力較猛,故應遵醫囑服用,孕婦則應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