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學界發現,一種稱為“加味麥門冬湯”的中草藥,對治療
過敏性
哮喘有益,無論是成人或兒童哮喘病人都適用。
許慧琳博士:許多
減肥藥含有瀉藥成分,卻沒有在成分表中列明。
臺灣華濟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許清祥醫學博士接受本報訪問時說,為期3年的
臨床試驗針對300多個哮喘病例進行研究,病人年齡介于5歲到50歲。在服用此藥后,多數病人的肺功能得到改善顯著,進而改善哮喘病。加上此藥方不會產生抗藥性,適合長期服用。
他說:“過敏性哮喘病人的病情越嚴重,體內的過敏原抗體IgE就越高。試驗證明,服用此藥一段時期后,病人的IgE抗體(antibody)會明顯下降。
過敏性哮喘屬于外因性,是由過敏原如塵螨、霉菌、花粉等引起的。
同時,較之西醫療法所使用的支氣管擴張劑或類固醇等控制哮喘的藥物,此藥沒有多大的副作用。
目前,加味麥門冬湯
中藥只在臺灣使用,不過許博士透露,當地最大的中藥廠“順天堂”已經打算將此藥加以生產,批發到國外,或許在1到2年后,本地就能夠買到。
許博士說,這個藥方早在1000年前便記載于古書《金匱要略》,目前臺灣所使用的是經過改良的加味麥門冬湯藥方,并已制成膠囊式,方便病人每天服用。
許清祥博士:經過改良的加味麥門冬湯中藥方,有助于降低哮喘病人的IgE抗體,改善病情。
他說:“從中醫角度來看,哮喘的病因可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兩種。過敏性哮喘屬于外因性,是由過敏原如塵螨、霉菌、花粉等引起的。越現代化的國家,過敏性哮喘病發率相對提高。內因性哮喘病則多半是基于
遺傳因素。”
全球哮喘病的增長率近年來顯著提高。我國的哮喘兒童人數有逐年不斷上升的趨勢,在7到13歲的兒童中,約每5個就有1個是哮喘病患者。而自1970年以來,5到34歲年齡層因哮喘病所導致的死亡率不斷上升。一般認為除了過敏癥,造成哮喘的因素還包括氣候、遺傳環境和空氣污染等。
許博士昨天在第五屆國際中醫藥研討會上發表專題演講,研討會由美國華裔藥劑協會和國立大學聯辦。
另一方面,國立大學藥劑學系的許慧琳博士探討了中西式減肥藥所含有的瀉藥成分問題,并在研討會上發表研究報告。
她受訪時說,針對在本地4家
西藥房和1家中藥店所采集到的121種中西式減肥產品進行的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含有瀉藥成分,不過超過一半卻沒有在成分表中列明,具有誤導性。
她指出,公眾應該了解瀉藥會導致通過大量排泄來促使體內的水分減少,而不是真正減去體內脂肪。如此一來將導致腹瀉甚至脫水問題,這都會擾亂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對健康非常不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