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Home > 行業資訊 > 業界動態 > 人民日報:中西醫不是“對手” 需“聯手”

人民日報:中西醫不是“對手” 需“聯手”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16-9-19

摘要: 中醫西醫不是互掐的對手,而需要在征服疾病時相互聯手,各用所長,避其所短,達到最佳的療效最近,90后演員徐婷患淋巴腫瘤不幸逝去。有人將徐婷死因的矛頭指向中醫,于是一場中西醫之爭再次引發關注。中醫與西醫的治病理念不同,中醫治的是人,西醫治的是病。以腫瘤為例,西醫要用手術刀切除患病的部位,運用化療和放療,......


中醫西醫不是互掐的對手,而需要在征服疾病時相互聯手,各用所長,避其所短,達到最佳的療效

最近,90后演員徐婷患淋巴腫瘤不幸逝去。有人將徐婷死因的矛頭指向中醫,于是一場中西醫之爭再次引發關注。

中醫與西醫的治病理念不同,中醫治的是人,西醫治的是病。以腫瘤為例,西醫要用手術刀切除患病的部位,運用化療和放療,甚至不惜動用“虎狼之藥”,殺死癌細胞,講究的是除惡務盡。中醫則更強調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容忍帶瘤生存,讓腫瘤細胞失去生存的環境,慢慢地凋零。

治療腫瘤的正確方式,究竟是中醫還是西醫?中醫治療原則之一就是判斷正邪:邪盛為主,重驅邪;正虛為主,重扶正。在驅邪階段,運用中醫,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已經難以成為屏障,擋不住肆無忌憚的“強盜”;而扶正時,如果一味地用西醫,殺滅所有的癌細胞,也可能傷及無辜,令正常肌體嚴重受損。由此可見,單用“矛利”的西醫或者“盾堅”的中醫,都不是治療腫瘤的唯一方式。治療腫瘤應辨證論治,因人而異,沒有必要厚此薄彼,一種醫療手段也好,兩種并用也好,一切以病情的需要為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醫西醫不是互掐的對手,而需要在征服疾病時相互聯手,各用所長,避其所短,達到最佳的療效。拿非小細胞肺癌為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林洪生曾把患者分為中醫治療組、中西醫治療組、單純西醫治療組,她的結論是,對于晚期腫瘤采用中西醫治療比單純中醫好,也比單純西醫好。

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同樣離不開現代科技的助力。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亭棟教授獲得“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因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上所做出的奠基性杰出貢獻。為什么能讓惡性腫瘤“繳械投降”?上海血液研究所王振義、陳竺兩位院士聯合張亭棟教授等人分別從臨床觀察和機理探秘中進行科研,結果發現,砒霜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有誘導分化作用,并使癌細胞凋亡——使其走向程序化死亡的“自殺”之路。這種療法推廣到全世界,成為今天全球治療此類白血病的標準藥物之一。借助最新科技,我們有可能從中醫藥這個寶庫中尋找到新的途徑,最終戰勝兇險的疾病。

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數429.2萬,相當于平均每天新發1.2萬例癌癥;有281.4萬癌癥死亡病例,相當于平均每天7700人死于癌癥。平均每分鐘5.2人死于癌癥,讓人觸目驚心。真正進入腫瘤晚期,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難以妙手回春。但有專家認為,我國人群中約60%的癌癥是可以避免的。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引入治未病理念,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們同樣可以讓腫瘤君走開。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人民日報:中西醫不是“對手” 需“聯手”》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