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劇場里來自全國高校、媒體和疾控部門的新聞工作者、衛生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者翹首以待,期盼著他在第十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的主旨演講《中醫抗疫的文化自信》。圖1:清華大學國際傳播中心主任李希光主持大會張伯禮院士演講前,大會組委會向他頒發了人民科學家的獎杯。張院士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11月28日一大早,張伯禮院士冒著嚴寒,從天津驅車來到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劇場里來自全國高校、媒體和疾控部門的新聞工作者、衛生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者翹首以待,期盼著他在第十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的主旨演講《中醫抗疫的文化自信》。
圖1:清華大學國際傳播中心主任李希光主持大會
張伯禮院士演講前,大會組委會向他頒發了“人民科學家”的獎杯。張院士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手里接過獎杯后說,“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的工作就是看好病、教好書,千萬不能當成一世英雄。”
張院士介紹道,此次疫情全國500多萬醫務工作者在一線參戰,湖北省50多萬醫務工作者參戰,還有馳援武漢的4.2萬醫務工作者。基層的干部在嚴格大排查的時候,武漢分了一萬多個網格。武漢很多老小區沒有電梯,基層的干部、志愿者和警察共同排查,逐門、戶、棟排查,排查出來后放在隔離點,用了10天的時間、3次排查,遺漏的幾乎沒有了。這是我們打勝仗的原因。武漢有一句話“宅在家里也是貢獻”,以實際行動來落實隔離的政策,這種嚴格隔離就是非常管用的。
“如果武漢不封城、全國不是一個武漢,是若干個武漢,那種結局不可想象。“回憶起當時的武漢,他很感慨:“一千萬人的城市封城意味著很多的事,全部都得停,生產停、交通停,很多人無法回家過年,近在咫尺不能相見,一隔離就是幾個月。封城降低了96%的感染機率,如果不采取這些措施,就不是一個武漢,而是若干個武漢。這是取勝的第一招。”
他說,全國新冠死亡率是5.5%,如果把湖北省刨除了,全國死亡率0.9%。武漢人民是實實在在真的犧牲,為新冠肺炎病情的治療提供一手經驗,經驗傳到全國,全國的疫情才被控制,給世界爭取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在武漢最困惑的時候就是什么時間看到拐點,看到拐點就會看到希望。3月18號武漢新增病人清零,疑似病人清零是最高興的一天。那天恰恰是我的生日,4月26號最后一個病例出院,”張院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