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新聞專題 > 曝光臺 > 老干部談奢華病房:若比家里條件差來醫院干嘛

老干部談奢華病房:若比家里條件差來醫院干嘛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 2012-2-27

摘要: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黨辦覃主任怎么也沒想到,他在醫院網站上傳的幾張照片,會給單位帶來一場風波——2011年10月,覃將該院歷經兩年建設剛剛交付使用的新干部病房的一些照片放到本院的網站上。不想,這些照片被多個論壇爭相轉載,并被網友配上標題“窮奢極欲的八星級干部病房”。一時間,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黨辦覃主任怎么也沒想到,他在醫院網站上傳的幾張照片,會給單位帶來一場風波——2011年10月,覃將該院歷經兩年建設剛剛交付使用的新干部病房的一些照片放到本院的網站上。不想,這些照片被多個論壇爭相轉載,并被網友配上標題“窮奢極欲的八星級干部病房”。一時間,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被推上風口浪尖。網友詰問:如此豪華病房到底為誰而建?費用又該由誰來掏?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新干部病房

  然而,本刊記者調查得知,豪華病房非吉林獨有。此前,媒體報道,江蘇、北京、河南、武漢、山東等地,此類豪華和超豪華病房早已存在,超越住院基本功能之外的豪華邏輯是,其有著中國特色的生存基礎。

  豪華病房

  2011年10月,歷時兩年建設的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新干部病房投入使用。按照醫院宣傳慣例,覃主任拍了一些照片,放到該院的網站上,并配有他寫的一則新聞通稿。通稿稱,新干部病房大樓總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設有省級、副省級、廳級及離休干部保健床位257張。“新干部病房樓投入使用后,將極大地改善我省干部保健患者的住院和就醫條件。”

  次日,該通稿被當地網友改成“吉林大學一醫院:窮奢極欲的八星級干部病房”帖子,發在國內各大論壇。僅僅一個小時,該帖在微博就被轉發五千多次,一千多位網友發表了評論。

  有自稱知情的網友稱,該干部病房耗資4.8億元人民幣,內部配置全是國際頂級進口設備,只有副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才能入住,“奢華程度超出想象”。

  在網友發布的病房照片里,房間寬敞明亮,設有衣柜、書桌和陪護床,儲物柜上放有盆栽,正對病床的墻上安有液晶電視。房間內,還設有一個客廳,里面擺上了皮沙發和液晶電視。

  網友震驚之余,紛紛跟帖詰問:如此豪華病房為誰而建?老百姓看不起病,吉大一院建的干部病房卻如此豪華,白求恩如果在世情何以堪?這到底是酒店還是病房?

  面對如此詰問,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副院長牛俊奇覺得“很委屈”。因為,他覺得醫院新落成的干部病房“并不像網上傳的那樣”,“其實實際造價比普通病房還低”。

  牛俊奇解釋稱,新干部病房大樓共10層,于2009年修建。醫院內部之所以稱新干部病房,是因為新樓是在折掉部分老干部病房樓的原址上修建的,“大家習慣了這樣稱呼。”

  至于網上傳說的4.8億元人民幣的建造成本,牛俊奇直呼“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算出來的”。他不知道修建此棟樓到底花了多少錢,但他肯定“沒有花那么多錢”。“至少有一個多億吧,具體的匯總還沒出來,我也只能說個概算。”牛俊奇說,大樓修建的費用主要來自醫院自籌,“部分來自省里和衛生部的資金。”

  原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司長、《大國醫改》作者朱幼棣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財政投入的錢不應該拿來建豪華病房,而必須投入基礎醫療服務。

  本刊記者曾實地察看了白求恩第一醫院新干部病房大樓。進入大廳,豪華的中央吊頂大燈與鑲花地板交相輝映,與正門相對應的是一座占地三十余平米的假山,周圍設有板凳供人休息。而每個樓層設置的醫護工作站寬敞整潔,遠遠看去像是酒店前臺。

  牛俊奇承認,新干部病房的大廳確有星級酒店大堂之氣派。但同時,他認為那只是空間大造成的視覺效果。而且,與網上傳言不同的是,10層的干部病房大樓,只有6至10層作為干部病房,1至5層均對普通病人開放。

  就是6至10樓的干部病房,依然分有不同等級。一位不愿具名的護士介紹,6至8樓為廳局級干部病房,9和10樓則為副省及省級干部病房,一個病房只設一個床位,專門給領導準備,不對外開放。但具體是為什么樣的領導方便,牛俊奇稱,他也不知道,“有需要就要備著。”

  在10樓,記者看到這種部級領導的病房最大有近200平米,由廚房、次臥室、主病房、衛生間、客廳、餐廳組合而成。里面還擺有衣柜、餐桌、真皮沙發、茶幾等生活用品。護士的解釋是,“方便領導會客,還有親人探病。”

  對于進入干部病房的醫生及護士,醫院有嚴格的選拔機制。牛俊奇說,干部病房的護士并不像網上傳的那樣都是年輕貌美型,相反都是“年齡稍大些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善于護理的才可以。”

 

  “病房條件不能比家里差”

  網友驚嘆醫院病房的奢華,一些入住其中的老干部只是覺得“實用”——退休后享受正廳級待遇的老干部魏裕民說:“我不這么看,談不上豪華,很實用。這并不過份,是為了養病的需要。”

  魏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新干部病房投入使用的第二天,就住進了633病房。他坦承,這樣的病房是賓館式的病房,“可能一般的賓館房間還沒有這里好”。同時,他也覺得,這樣的環境有利于老干部養病。

  “都是老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都是年齡比較大的,家庭條件也都非常好,如果醫院太差了,就不利于養病。”魏裕民說,“如果病房比家里條件還差,那還來醫院干嘛!”

  盡管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新干部病房投入使用只有幾天時間,但早已人滿為患。“部分是從老病房直接轉過來的,還有部分是剛進來的。”一名護士說,“現在,已經沒有單間了。”

  這名護士說,過來住的老干部一般都是二級保健離休人員,都是長住。“住院的干部平均年齡大約在78歲。”牛俊奇說。

  本刊記者調查得知的數據是,這些老干部的醫療費用不低。以住在619房間、享受副廳級待遇的老干部梁銳為例,其在10月8日入院,截止到21日晚18時許,他的醫療費用約為13094元平均下來每天的費用接近千元。

  然而,老干部們雖長期住著已經超出報銷標準的病房,但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幾位廳級以上老干部,幾乎都不知道他們住的病房一天多少錢。他們只知道,這個費用幾乎不用自己出。“不知道多少錢,我們不用掏錢的。”梁銳的回答具有代表性。

  梁銳稱,只有在使用到丙類藥物時,自己才會掏一部分錢。丙類藥品一般為保健品、新出的藥品還有高檔藥,根據國家醫保政策不予報銷。“如果需要用到丙類藥,醫生會提前通知我。”

  因此,只要不是丙類藥物,醫院一般都會選擇最好的藥品給老干部治療。一位知情者說,“反正不用他們自己(老干部)掏錢,而對醫院來說,藥品越好,賺的也就越多。”

  接受采訪的幾位老干部均表示,他們一年住院兩次,一般一次在半個月左右。如此算來,這樣的醫療費用普通家庭確實難以承受。但對于老干部來說,這筆錢完全不用個人負擔。

 

  生存邏輯

  牛俊奇說,之所以要建新的干部病房,是因為幾年年前,醫院受了德國人的刺激。

  當年,一汽大眾一位德國籍工程師在醫院住院,對于陳舊的病房和落后的設備頗有微詞。在多次抱怨得不到改善后,這位工程師一氣之下通過關系從德國派直升機把自己接走。“這很是傷了我們的自尊,受刺激了。”牛俊奇說,“既然有這樣的市場,我們覺得可以自己建。”

  如今,在新干部病房三樓的一角,醫院還專門開設了國際健康促進交流中心,“專門為在長春旅游或者工作的外國人服務。”

  然而,富有而又挑剔的外國人住院,畢竟是少數。更多時候,豪華病房的目標客戶是看病報銷的高級干部們。檢閱資料發現,江蘇、北京、河南、武漢、山東等地,早已存在諸多的豪華病房。如武漢同濟醫院的高干VIP病房,每晚費用達1000元。

  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為例,其前身為白求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該院的干部病房建于1985年,當時是吉林省惟一指定“承擔全省及中央直屬單位在長春機構副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的醫療保健工作,固定服務對象2000人”。

  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并不擔心干部群體的流失。“沒其他地方可去,排著隊也得進這醫院。”一知情人士說,“那時候去別的地方不方便。”

  這種情況后來發生了改變——2006年,吉林省人民醫院用其門診大樓的3個樓層作為干部病房。一個房擺有3個床位。此時,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不再是惟一指定承擔干部保健的醫院。

  兩相對比,白求恩第一醫院老干部病房顯得陳舊,儀器設備也較為落后。而此時的吉林省人民醫院干部病房卻煥然一新。這直接導致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住院的老干部流向吉林省人民醫院。

  這并不僅僅是經濟收入的流失。

  “領導覺得在哪家醫院好,住得舒服,說不定就給批個條子,什么儀器設備的就全來了。”一知情人士說,之后吉林省中醫院也開設干部診療區。由此,長春市的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的醫療,基本實現三院鼎立之勢。

  “哪里條件好,就去哪里。”一位住院的老干部說。

  如此,在醫護人員素質基本對等的情況下,醫院之間只得拼硬件設備。建新老干部病房自然便被提上日程。“因為誰也不想失去那份蛋糕。”

  這塊蛋糕又是如此之大。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年至2011年國家投入8500億元到醫療領域。而2005年中科院的一份調查報告稱,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850萬以黨政干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

  另據監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干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干部長期占據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這才是豪華病房的最大金主。

  破解難題

  對于高干豪華病房,北大醫改課題組組長顧昕教授直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特權使用。”他說,他們用比較低的費用,獲得最好的醫療服務,這就是一種權力變現。“病房寧愿空著,也不給別人住,大大地浪費了醫療資源。”

  顧昕教授說,公務員及高干的特權保障,其實是計劃經濟時代留下來的產物。而這種特權保障的支出比任何一項醫療支出都高。“公費醫療人年均支出多少,具體的還不知道,但在眾多的醫療支出中肯定是排第一位的,比城鎮醫療和農村醫療人均支出都要高得多。”

  顧昕教授稱,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就是讓其市場自由化。“你有條件可以住好的病房,自己掏錢,樂意怎么著就怎么著,但千萬別拿納銳人的錢。”

  同樣,原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司長、《大國醫改》作者朱幼棣稱,公立醫院建設豪華病房的前提是進行分類改革。“可以建設為高端服務的病房,但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

  朱幼棣表示,干部病房的改革應該通過推進公費醫療改革逐漸讓之消失。“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讓它沒有,突然沒了,老干部這一塊不好辦。只能是老人用老辦法,新人用新辦法,實現平穩過渡。”

  早前做的一份調查顯示,43.9%的人認為應該改革公務員醫療制度,首先應該取消那些大醫院的高干豪華病房。“必須打破附在醫改上的這種身份區分。”顧昕說,“不然,我不抱任何希望。”

  (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董海揚)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老干部談奢華病房:若比家里條件差來醫院干嘛》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