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Home > 健康生活 > 養生保健 > 中醫養生 > 中藥泡腳調理脾胃

中藥泡腳調理脾胃

來源:www.cpia.org.cn 作者: 2015-6-8

摘要: 脾胃不適可以有很多調理保健的方法,其中,中藥泡腳調理脾胃的方法簡便易行,療效確切。中藥泡洗之所以能治療脾胃病,是因為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在下肢都有分布。足陽明胃經共有45個穴位,15個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側面,30個穴位在腹、胸部和頭面部。足太陰脾經共有21個穴位,11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面,10個穴......


脾胃不適可以有很多調理保健的方法,其中,中藥泡腳調理脾胃的方法簡便易行,療效確切。

中藥泡洗之所以能治療脾胃病,是因為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在下肢都有分布。足陽明胃經共有45個穴位,15個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側面,30個穴位在腹、胸部和頭面部。腧穴可治療胃腸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頭、眼、鼻、口、齒等器官病癥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癥,如胃痛、腹脹、嘔吐、泄瀉、鼻衄、牙痛、口眼渦斜、咽喉腫痛、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疼痛等。足太陰脾經共有21個穴位,11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面,10個穴位分布在側胸腹部。本經腧穴可治療脾、胃等消化系統病癥,如胃脘痛、惡心嘔吐、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及下肢內側腫痛、厥冷等。對于一些寒熱格拒,不能服用過溫熱或過寒涼藥物的患者及有瘀血的患者(活血藥容易刺激胃),就可以選用中藥泡洗,效果明顯。

脾胃虛寒的胃痛患者可選用附子理中丸加減。川烏、黨參、白術各20g,干姜、透骨草各15g,甘草6g,丹參30g,睡前泡洗。

脾虛氣滯的腹脹患者可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陳皮、柴胡、白芷各10g,川芎、芍藥各20g,香附25g,枳殼15g,甘草6g,睡前泡洗。

氣滯血瘀的腹痛患者可選用丹參飲合失笑散加減。丹參30g,元胡、桃仁各15g,蒲黃、五靈脂、透骨草各10g,睡前泡洗。

脾胃濕熱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可選用平胃散加減。厚樸、陳皮、半夏、透骨草各10g,蒼術、黃芩、六一散各15g,黃連6g,睡前泡洗。

老年腹瀉患者可選用參苓白術散合四神丸加減。黨參、白術、生薏米各20g,山藥、補骨脂、肉豆蔻、小茴香各15g,吳茱萸3g,五味子6g,川烏頭10g,睡前泡洗。

老年便秘患者可選用四君子湯合枳實導滯丸加減。黨參、生黃芪、白術各20g,枳實、厚樸、透骨草各10g,肉蓯蓉15g,黑芝麻30g,睡前泡洗。

部分患者對中藥過敏,可能出現皮膚紅腫、瘙癢。另外不要長時間泡洗,下肢或足部有破潰的患者不適宜泡洗,在中藥泡洗之前還應咨詢專業醫師。



頁:
返回頂部】【打印本文】【放入收藏夾】【收藏到新浪】【發布評論



察看關于《中藥泡腳調理脾胃》的討論


關閉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圖文 | 版權說明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8 39k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3000612號-9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30864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聯系Email:w39kf_adm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