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發布第67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中西藥復方制劑的用藥風險。中西藥復方制劑中部分藥品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這類制劑成分復雜,除中藥外尚含有一種或多種化藥成分,臨床使用中...
摘要:歐洲藥品管理局13日說,服用布洛芬需謹慎,患者每天服用2400毫克或以上劑量,會增加出現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對于成年人和12歲以上的兒童,布洛芬的常用劑量是每次200到400毫克,一日三到四次。歐洲藥...
摘要: 心衰問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見,大大降低患者的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增加醫療成本。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糖尿病藥物可能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新研究中,為了弄清降糖藥物與...
摘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日發布條令,要求睪酮處方藥制藥商修改其藥物標簽,澄清其產品僅限于因特定醫療疾病而損害睪丸功能的男性患者,同時需指明該藥可能會增加心臟發作和中風的風險。低睪酮(low testos...
摘要: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依維莫司(Zortress,諾華制藥)列入不良事件報告系統(FAERS),因為新的安全信息顯示該藥可有引發肺動脈高壓的潛在風險。除了將該藥列入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外,FDA 并未透露更多信...
摘要:為量化周圍神經病(peripheral neuropathy ,PN)發生風險與口服氟喹諾酮類藥物之間的關系,來自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 Etminan 博士科研團隊展開了相關研究,這一研究成果于近期發表在 Neurology 雜志上。該課...
摘要:一項涉及400例患者的新研究表明,廣泛用于治療腰痛的類固醇注射劑提供了極少或根本沒有的益處。6周的時間過后,相比只注射止痛藥利多卡因的對照組患者,那些接受藥物與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的患者并沒有更好的癥狀改...
摘要:讓很多人驚訝的是,六味地黃丸、雙黃連合劑、鼻炎康片等一些常用藥都在“謹慎用藥”的名單中出現。專家表示,許多市民認為中成藥沒有不良反應是個誤區。使用不當當心不良反應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杜金行表示,有的廠...
摘要: 食藥總局14日發布的《2013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與2012年相比,,高于總體報告增長率。報告中排前十位的藥品分別為清開靈注射劑、參麥注射劑、丹參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
摘要: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其中,抗感染藥報告51。7萬例,報告數量仍居首位。
摘要:4月8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法院陪審團判決日本最大藥企武田制藥因涉嫌隱瞞糖尿病用藥艾可拓Actos(吡格列酮)可能引發的膀胱癌等安全性風險,需支付懲罰性賠償金60億美元。其實自此之前,艾可拓已經收到藥物安全警告...
摘要: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其中,抗感染藥報告51。7萬例,報告數量仍居首位。
摘要:FDA不良事件報告系統( FAERS)數據庫給出2013年10-12月期間所記錄的產品名稱以及這些產品潛在的嚴重風險/安全信息,詳見下表。出現在這個表中的藥物意味著FDA已確定這些藥物存在安全問題,但并不意味著FDA已確定藥...
摘要:
摘要:近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網站公布,旗下藥物警戒線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在對多潘立酮類藥物進行了1年的審查后認為,鑒于該藥與嚴重的心臟風險相關,建議限用含多潘立酮的藥物。此外,該委員會建議,降低劑量...
摘要:歐洲藥品管理局近日在最新一輪的藥物安全性評估中表示,由于擔心導致嚴重的心臟不良反應,建議限制多潘立酮(即嗎丁啉)的使用。歐洲藥品管理局網站公布,旗下藥物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在對嗎丁啉進行了1年的審查后...
摘要:來自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VA)醫療中心一大批注冊患者的數據支持最近的結論:以抗生素阿奇毒素(Zithromax/Zmax,輝瑞)進行治療,治療5年內,患者死亡及心律失常風險明顯增加。此外,研究者證實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
摘要: 美國和歐洲食品藥物監管單位發現,沒有證據顯示西他列汀(Januvia)和艾塞那肽(Byetta)或其他糖尿病處方藥物與胰臟問題或胰臟癌有關,因此服用上述藥物的患者可稍微松口氣。 報道稱,此前曾有研究報告指出,這...
摘要:
摘要: 近日,美國FDA表示,將啟動審查阿斯利康旗下廣泛應用的糖尿病藥物沙格列汀可能的心血管風險,這款藥物以Onglyza和Kombiglyze XR為商品名上市銷售。FDA已要求審查相關臨床試驗數據,因為《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摘要:近日,美國FDA表示,將啟動審查阿斯利康旗下廣泛應用的糖尿病藥物沙格列汀可能的心血管風險,這款藥物以Onglyza和Kombiglyze XR為商品名上市銷售。FDA已要求審查相關臨床試驗數據,因為《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的...
摘要: 繼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敦促醫生避免開出含量超過325毫克/片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的處方藥,以減少對患者肝損傷的風險后,香港衛生署20日也宣布,因發現含有微量未標示的西藥成分“撲熱息痛”,將回收...
摘要:靜脈用鐵制劑適用于當口服途徑療效不足或耐受不良的缺鐵疾病。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管理局 (MHRA)針對靜脈用鐵制劑嚴重超敏反應風險(包括妊娠期間使用)的安全性問題啟動了一項評估。所有被評估靜脈用鐵制劑均可...
摘要:2013年10月羅氏制藥就瘧疾預防藥品甲氟喹發布致醫生信,警示其引起的神經精神不良反應的風險。主要警示內容如下:#甲氟喹可能引起潛在的嚴重神經精神障礙。#甲氟喹最常見的神經精神不良反應包括異夢、失眠、焦慮和...
摘要: 2013年9月25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批準變更利妥昔單抗(Rituxan)的處方信息,并增加關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再激活風險的新的黑框警告信息。變更說明書中還將包含對接受藥物患者的篩選、監測...
摘要:2013年9月25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批準變更利妥昔單抗(Rituxan)的處方信息,并增加關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再激活風險的新的黑框警告信息。變更說明書中還將包含對接受藥物患者的篩選、監測和管理...
摘要: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科研人員近日撰文稱,心房纖維顫動患者在剛開始服用抗血凝藥物華法林鈉片時,其中風幾率會出現大幅度增加,而且服用者體內的的血液在短期內會變得更為粘稠,有出現血凝塊的可能。加拿大研究人員...
摘要: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宣布,抗癲癇藥物氯巴占能引發罕見但可能致命的皮膚反應。 2011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苯二氮卓類藥物氯巴占可作為一種輔助藥物來治療伴有Lennox-Gastaut綜合征的嚴重性癲癇。美...
摘要:褪黑素是在暗環境下產生,參與睡眠的一種激素。人們一般在藥店或者保健品店購買褪黑素補充劑來幫助克服由時差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 1997年以來,褪黑素被很多廠商引進國內,腦白金就是其中的一種,2001年起,...
摘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1日發布通報,提醒關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通報說,國內外監測數據及相關文獻資料表明,氟喹諾酮類藥品具有神經肌肉阻斷活性,可能加劇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肌無力癥狀。個別...
摘要: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周五警告稱,輝瑞公司的靜脈注射抗菌素藥物Tygacil會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不論該產品是用于治療經FDA批準的癥狀還是未經批準的癥狀。FDA表示,輝瑞必須在該藥的標簽上加上一個黑框警告標...
摘要:對此,拜耳醫藥給記者回應稱,拜耳醫藥一直監測“拜瑞妥”(利伐沙班商品名)的安全性。 由于在參與拜耳醫藥公司新藥臨床試驗過程中出現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一位受試者將拜耳告上了法庭,法院于今年上半年做出判...
摘要: 撲熱息痛是一種常見退燒止痛藥。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稱,兒童如果服用此類藥物,那么日后患哮喘的風險將顯著增加。 西班牙拉科魯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歐洲公共衛生雜志》上報告說,他們調查了2萬...
摘要: 加拿大衛生部不久前發布信息,警示口服氟喹諾酮類藥物與視網膜脫離的風險。 氟喹諾酮類藥物是廣譜抗菌藥物,適用于治療敏感菌株導致的感染。加拿大上市的口服氟喹諾酮類藥物有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
摘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布第56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關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引起嚴重藥品不良反應的問題。通報顯示,2012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庫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
摘要: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7月25日表示,酮康唑口服藥物(Nizoral)存在較強的肝毒性風險,且容易與其他藥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該藥物不應該用于一線治療任何形式的真菌感染。FDA對酮康唑口服藥物進行了一系列標...
摘要:日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奧美沙坦(Benicar,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一項藥品標簽內容變更,指出該款藥物能引起一種類似口炎性腹瀉的嚴重腸病。類似口炎性腹瀉嚴重腸病的癥狀有...
摘要: 近日,FDA發布聲明指出,羥乙基淀粉可以增加死亡率和出血風險并造成嚴重的腎臟損傷,并對此發出黑框警告。 在FDA發布這項聲明前10天,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經建議羥乙基淀粉退市。羥乙基淀粉是血容量擴容...
摘要: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第55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務人員和患者警惕質子泵抑制劑的骨折、低鎂血癥風險,關注與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質子泵抑制劑(PPI),是一類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臨床主...
摘要: 冰火兩重天,這是羥乙基淀粉在歐美和中國處境的真實寫照。日前,《每日經濟新聞》刊發的《歐美曝羥乙基淀粉致腎損傷 科倫、雙鶴“中槍”》一文引發強烈反響,讓這一款臨床應用50多年的產品是否安全可靠成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