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丁烈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法》)的實施,該法將成為醫療糾紛、醫療事故、醫療過錯審判時重要的法律依據。《侵權法》以短短的11個條文高度概括了在醫療過程中...
摘要:□ 衛一鳴河南省周口市《侵權責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實施,其中有關醫療損害責任的規定,規范了醫療活動,有利于依法防范醫療糾紛。作為普通百姓,應對這一法律有所了解,當遭遇醫療糾紛時,才能拿起法律武器,...
摘要:全國人大常委會26日表決通過的侵權責任法,規定了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等造成患者損害的賠償責任。因藥品、醫療器械所致醫患糾紛可以向醫療機構要求賠償,醫療機構先行賠償后有權向缺陷產品的生產者追...
摘要:據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妥善處理醫療糾紛,既要切實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也要保護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第三次審議的侵權責任法草案,刪除了有關醫療損害責任舉證倒置的規定。 草案二...
摘要:
摘要: 本報訊 (記者袁京 通訊員陳妍) 醫院在接產時,造成小濤(化名)一出生即患上缺血缺氧性腦病。小濤的父親以孩子的名義將航空工業中心醫院告上法院。法院判決醫院賠償3。因航空工業中心醫院未履行判決,日前小濤...
摘要: “《侵權責任法(草案建議稿)》、《藥品管理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三部法律、法規對于藥品侵權行為的認定沒有協調一致。有關方面很有必要就藥品侵權責任進一步研究,應充分考慮到藥品的特殊性,建立起較...
摘要:其一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分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分別由市級和省級醫學會負責組織。一般情況下,再次鑒定的結論即認定是終審的鑒定結論,只要程序合法,委托部門原則上可據此進行判決或...
摘要: 醫療機構的“輔檢報告單”是指各種醫療儀器設備,包括放射、化驗、超聲、心電、胃鏡、病檢等檢查出具的結果。目前,醫院丟失“輔檢報告單”的現象并不鮮見。其原因主要有:患者已出院,病歷也已歸檔之后,相關...
摘要:第二條 重傷是指使人肢體殘廢、毀人容貌、喪失聽覺、喪失視覺、喪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損傷。第三條 評定損傷程度,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具體傷情,具體分析。損傷程度包括損傷當時...
摘要:第二條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于人體, 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鑒定損傷程度, 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
摘要: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本市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維護醫療行業秩序,增強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意識,完善醫療行業長效監管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
摘要:90民他字第15號(19900604)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你院法申民字(90)第49號關于黃理權訴武警河池支隊醫療糾紛案管轄問題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并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答復如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7號《護士條例》已經2008年1月23日國務院第20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總理 溫家寶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護士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
摘要:經研究,交換意見如下: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二條規定,國家對從事法醫類鑒定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組織方式與一般的法醫類鑒定有很大區別,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內容也不...
摘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衛生部后衛字〔2002〕666號,自2002年11月6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軍隊醫療事故處理工作,保護傷病員和軍隊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軍隊醫...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3號《處方管理辦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部長 高強 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處方管理辦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處方管理,提高...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法[2003]20號發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
摘要:在醫療糾紛訴訟中,我們注意到一種情形在逐漸增多,即醫患糾紛中患者不再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而多主張人身損害賠償,其目的有二:其一在糾紛中避開醫療事故鑒定進行法醫鑒定。其二若鑒定醫方有責任時,適用最高人...
摘要:在目前的醫療糾紛訴訟案件審理過程中,原、被告雙方往往會對鑒定結論中的責任比例產生非常大的異議,尤其當法庭對鑒定結論進行質證時,法官詢問鑒定人對主要責任認定的比例到底多少合適,不少當事人會感覺責任比例...
摘要:對醫療事故如何救濟的問題,一直是醫療工作的敏感點,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尤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近幾年,更成為媒體和法律界關注的焦點。然而,作為處理醫療事故的專門法律,只有1987年6月29日由國務院公布施...
摘要: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其中關于醫療事故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有助于改變醫患關系中長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地位不平等等不合理現象。然而也有學者...
摘要:據1月18日《法制晚報》報道,手術意外險有望在4月份推出。風險高的手術賠付1萬元須交納1000元,風險低的須交納200元到300元。投保手術意外險的患者不用鑒定,只要拿到公安局出具的死亡鑒定、傷殘鑒定或醫生的診斷...
摘要:摘要:醫務人員能否到其他醫療機構兼職執業,而不僅限于其依法注冊所在的醫療機構。關鍵詞:醫務人員,兼職執業,勞務合同,勞動合同,院外會診,兼職許可證,申請審批制,登記備案制,協議收費制,醫療事故,法律...
摘要:近年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日益增多,而在這類案件處理中的法律適用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在審判實踐中許多審判人員在對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法律適用及賠償標準處理上存在著很大的出入,尤其在醫療損害...
摘要:《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從條文本身到具體適用,目前都存在較多的問題。任何法律、法規的出臺,都涉及效力問題,包括對人的效力、時間和空間的效力。從《條例》實施幾個月的情況來看,對人的效力和空間的效力目前沒有太...
摘要: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有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嚴重不負責任,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違反規...
摘要:醫療事故罪。隨后頒布的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5條中規定: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
摘要: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和人們權利意識的增強,醫療糾紛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醫療糾紛訴訟案件也呈逐步上升之勢。一、關于醫療糾紛的涵義有許多說法,作者認為醫療糾紛是指患者或其親屬認為醫療單位或...
摘要:兩種鑒定何以并存■觀點一: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混在一起,分不清楚 ■觀點二:法律二元化基于醫療事故和醫療損害共存現實 北京協和醫院劉宇:鑒定雙軌制產生的原因,并不是人們說的醫院存在少賠而患方希望多賠的兩...
摘要:近年來,法院受理的醫療糾紛案件呈上升趨勢,但審理時由于缺少專家證人證言的證據支持和法官的醫療知識有限,導致各地法院在審案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筆者試就其中輸血醫療糾紛的幾個問題進行分析。一、輸血與新...
摘要:司法認知又稱審判上的知悉,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證據法上所普遍適用的就某些特定的待證事實由法官直接加以確認,從而免除當事人證明責任的一種訴訟模式,屬于一種特殊的審判上的查明方式①。可以說,法官較常人更具有...
摘要:目前關于醫療侵權糾紛處理的現行實體法規范,主要存在于《民法通則》、《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
摘要:當發生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我們該如何尋求幫助。
摘要:強烈要求轉院使醫生不能及時處理病情等情況不認定為醫療事故等。據了解,《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除了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情況外,還有其他五種情況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一、醫生在緊急情況下為搶...
摘要: 醫患雙方發生醫療糾紛后,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將根據相關法律關于程序的規定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醫療糾紛的各方當事人了解我國民事訴訟法律關于審理程序的規...
摘要:由于這些新情況的出現,使患者知情權的范圍有所擴大,促使社會更加重視對患者知情權的保護。案例一:提前未告知手術不屬醫保報銷范圍,醫院被判賠償。白女士的丈夫因病到某醫院就診,入院后,醫院根據其病情并征求...
摘要: 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實際是知情權和同意權的合稱,我國相關法律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進行了明確規定,使患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法可依,但在實踐中,因為侵犯知情同意權引發的糾紛卻很多...
摘要: 患者知情同意權是法律明確規定的患方的權利之一,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在不同層次上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進行了具體的規定。這是法律層次上的對患者知情同意權的規定,公民在醫療過程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