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很多病患已經有多年的哮喘病史,但對哮喘也多是一知半解,更有多數人都抱持著聽天由命的態度,雖然對疾病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無可奈何,但也不知道正確控制哮喘的方法,往往都是等著癥狀出現才找醫師治療或倚賴急救型藥物減輕癥狀 … 其實“與病共處”并不是消極地接受哮喘影響生活的事實,而是要積極地了解哮喘、控制哮喘。
現在就一起花 10 分鐘的時間,了解哮喘制病的原因和病征,相信更能幫助大家在遵從醫師處方、減少環境過敏原的同時,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進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種支氣管慢性發炎及過度反應的疾病,這種發炎反應就和皮膚表面的傷口發炎一樣,會有腫脹、泛紅和黏液分泌的現象,而哮喘病患的氣管,就是長期處于這種發炎的狀態。
當敏感又發炎的氣管遇到刺激,就像結痂未痊愈的傷口又被割傷一樣,身體會自動分泌更多的黏液來保護傷口,再加上支氣管壁的肌肉收縮,就會導致呼吸道阻塞的更嚴重,造成咳嗽、喘鳴、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就是所謂的哮喘發作。
哮喘常見癥狀
(1) 呼吸困難
呼吸道中的肌肉收縮痙攣、支氣管變窄,哮喘患者的肺部就像窗戶被關上的房間一樣,空氣沒有辦法順暢進出,因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
(2) 喘鳴
患者在呼吸的時候,肺部同時發出尖銳、高音調的咻咻聲,即是喘鳴。
造成喘鳴的原因,同樣是因為支氣管發炎、呼吸道變窄所致,當空氣流動的時候,就會產生像吹口哨一樣咻咻音。
雖然喘鳴是哮喘特殊的癥狀之一,但并非呼吸有喘鳴音就是哮喘,如果發現自己呼吸時伴隨著不正常的音調,建議還是到醫院讓醫師做詳細的檢查。
(3) 多痰、咳嗽
每個人的呼吸道中,都會有專門分泌黏液以對抗肺部各種感染的細胞,但因為哮喘病患的支氣管長期處于發炎的狀態,這些細胞就會不斷地分泌黏液、累積成痰,不僅容易阻塞支氣管,身體也會自發性地要將積痰排出體外而持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