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藥業過于單一的產品結構,在行業增速緩慢、競爭對手緊逼的狀況下,經營前景并不明朗
近日,主營抗細菌藥物的西安萬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隆藥業”)在證監會更新了招股說明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萬隆藥業在抗菌類藥物領域具有行業龍頭地位。其在國內硝基咪唑類藥物的市場份額為 14%,居行業第二位;而在硝基咪唑類藥物細分產品奧硝唑
制劑的市場份額為24%,長年位列行業第一位。這一抗菌類藥物可以稱為該公司賴于生存的“救命產品”。
然而,萬隆藥業產品結構過于單一,受外部政策影響很大,再加上這塊市場增長緩慢,也令公司業績沒有太大增長空間,近日,《投資者報》記者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聯系公司相關負責人,但一直未收到合理解釋。
產品結構單一 市場增長乏力
奧硝唑類藥物是萬隆藥業的主要盈利產品,近3年來,這一部分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53億元、1.75億元和1.7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82.1% 、82.2%和80.4%。不過,決定萬隆藥業生死存亡的這種藥物卻飽受政策限制的困擾。
有業內專家稱,“奧硝唑藥物受政策影響非常大。這類藥物的用量比較大,并且濫用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因此政策一直在對這一藥品進行限制。”
此前,國家發改委便下發《關于調整部分抗
微生物類和循環系統類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的通知》對抗微生物類藥物實施了降價調整。
《通知》規定,統一定價藥品注射用奧硝唑500mg規格最高零售價格為41.7元/瓶,同比下降了35%。這一政策直接影響了萬隆藥業的銷售收入。自2014年起,該類藥品的銷售增速就開始出現停滯,直接導致了公司當年業績增速的下滑,凈利潤同比增長不到1%。而且據招股書顯示,近幾年萬隆藥業營收和凈利潤一直處于增長緩慢的狀態。2012~2014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6億元、2.13億元和2.1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551萬元、6273萬元和6301萬元。
產品過于集中,在行業增長快的時候確實會給公司帶來較大利好,令公司財富快速積累。不過,一旦行業出現明顯波動,也將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打擊。那么,萬隆藥業是否將采取措施化解這一風險呢?
擴張產品線是化解這一風險的策略之一,但按照萬隆藥業目前的情況,由于產品過于集中,即使別的藥品產能提升幾倍也無法撼動奧硝唑藥品的核心地位。本次IPO資金募集投向也顯示出萬隆藥業并未將重心放在擴充其他產品線上。
招股書顯示,萬隆藥業的募資主要投向主營藥物還是“救命產品”——奧硝唑類制劑。擬建設楊凌工業園醫藥制劑生產基地項目,投資總額2.77億元,補充營運資金金額為3000 萬元。如果上市得以成功,產能將出現1倍以上的增長。
這樣看來,萬隆藥業似乎沒有什么“大招”解決產品結構過于單一的問題,也就是說,公司一旦上市,這一隱患仍然持續存在。
既然工作重心還是放在主營產品產能的擴充上,那么多出來的產能是否能被市場消化是個大問題。目前,公司的奧硝唑產品的產銷率都保持在90%以上,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從我國奧硝唑歷年市場銷售份額看,自2011年開始,需求增速基本停滯。2011年至2013年銷售額分別為34.3億元、32.1億元和36.2億元。再加上行業政策對奧硝唑產品的限制,種種跡象表明,這塊“蛋糕”繼續做大比較吃力。
行業增速放緩,總體容量很難再有大突破,要想把多生產的藥物賣出去,就不得不搶奪競爭對手的“地盤”。但從當前市場占比看,奧硝唑藥品市場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萬隆藥業并沒有太明顯的優勢。據招股書數據,萬隆藥業占比24%、圣和藥業占比22%、科倫藥業占比21%,共計瓜分了67%的國內市場,三家之間的差距很小,萬隆藥業被其他兩家公司“緊緊咬住”。公司要在短時間內拉大與強勢對手的距離,難度較大。而且在面臨同樣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情況下,競爭對手也沒有被“打倒”,而是步步緊逼。比如,科倫藥業在2014年便加大了對奧硝唑注射液的市場推廣力度,其市場占有率從2011年的16.8%一舉上升至目前的21.2%,而萬隆藥業市場占有率在下滑。
如此看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萬隆藥業在募資完成投產需要的兩年時間里,市場份額就有很大的可能性遭到其他公司蠶食。若不在技術升級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快速提高,之前積累的優勢很可能會消耗殆盡。而且,競爭一旦進入白熱化狀態,對資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燒錢”模式可能會很快出現在這幾家公司身上。
依賴優惠稅收 應對環保壓力日增
除了發展前景令人擔憂,萬隆藥業還過多依賴政府的優惠稅收政策,一旦未來政策有變,萬隆藥業的業績將深受影響。
2008 年 11 月,萬隆藥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并在2011年及2014年兩次獲得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08年以來,萬隆藥業一直享受著15%的優惠稅率。
除稅收優惠之外,萬隆藥業還每年享受著來自政府的補助。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12至2014年,萬隆藥業累計獲得補助分別為122萬元、128萬元和309萬元,其中僅上市扶持資金一項便高達300萬元。
這些補貼對萬隆藥業的業績產生了決定性的貢獻。比如,萬隆藥業2014年凈利潤本是下滑的,但得益于政府的上市扶持資金,才勉強微弱增長了27萬元。
萬隆藥業對政府政策的依賴不僅體現在補貼這一對自身有便利的方面,還將受到政府日漸嚴格的環保政策的監管和限制。作為一家制藥企業,為達到日漸嚴格的環保要求,不僅設立了環保主管部門、配備專職環保
管理人員,還意味著,未來必須加大更多環境保護投入,否則一旦未達標,就存在被整頓關停的風險。
除了在外部環境上對政府的依賴,萬隆藥業內部還有一個問題一直令投資者擔憂。即其主要控制人持外國國籍身份。
萬隆藥業實控人陳秋林、吳梅花夫婦持股超76%,而且吳梅花本人還擁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權”。敏感的境外居留權令市場關注度極高,而最多的擔憂是萬隆藥業上市后會被侵占利益。萬隆藥業每年獲取百萬補貼多來自各級財政部門。有股民擔憂肥水會外流,“這樣的家族企業上市后如果套現離場,再把資金向境外轉移,對國家和股民都是極不公平的。”(投資者報)